陈恪之闻言,微微一怔。
实际上,他本打算早日搬进朝廷分的宅子。
可如今有幸与端王殿下同住,他心里清楚,若想日后有所作为,获得这位未来天子的赏识至关重要。
这般能与殿下亲近的机会,他又怎会轻易放过?
于是,陈恪之像是刚想起什么,抬手轻拍额头,面上带着几分无奈,对赵平说道:
“下官那宅子还没修缮妥当。我父母有自己的喜好,还得按他们的心意再改造一番才好。”
听闻此言,萧瑾轩微微点头,眼中浮现一丝赞赏,和声说道:“恪之真是孝顺。如此,便安心在这儿住着。”
“多谢公子。” 陈恪之拱手致谢,顺势朝赵平露出一个略带得意的笑容。
他心里跟明镜似的,赵将军那点小心思,无非是想让他赶紧搬走。
但想把他从这儿弄走?绝无可能。
瞧见陈恪之那笑容,赵平心中更是恼火:这姓陈的,还真把这儿当自己家了。
自己家?
赵平脑海中闪过这个词,突然一拍脑门,怎么把这事儿忘了。
于是,趁众人不注意,赵平把陈恪之叫进饭厅。
他左右张望一番,挺直腰板,从怀中掏出一张契书,推到陈恪之面前。
陈恪之接过一看,是这小院的房契,上面白纸黑字写着屋主是赵平。
陈恪之刚看完,赵平便默不作声地将房契叠好,揣回兜里,眼神里满是得意与挑衅,就等着陈恪之表态。
他心里想着,这下姓陈的该识趣离开了吧。
可赵平还沉浸在得意之中,就见陈恪之神色淡定,也从怀中掏出一张契书,递到他面前。
赵平一脸疑惑,漫不经心地接过。
待他目光扫过纸面,瞬间瞪大了眼睛,上面竟是陈恪之与小八签署的租房契约,小八的名字清清楚楚地落在契约之上。
见赵平看完,陈恪之拿回契约,脸上挂着一抹似有若无的浅笑,不慌不忙地折好放入怀中,随后说道:
“将军,往后还请多多关照。”
赵平只觉一股血气直往脑门冲,脸涨得通红。
他冷哼一声,快步走进自己房间,忍不住问唐悦:
“小八,你何时和陈恪之签的租房契约?”
唐悦正在叠衣裳,闻声抬起头:
“就前几天。陈公子说他和玲姝姐白住这儿,过意不去,非要出二两银子一个月租那间房。
玲姝姐和咱们关系这么好,哪能收钱呀,可陈公子坚持要给。
我实在拗不过,最后讨价还价,收了一两银子一个月,租到阿姐成亲。”
听完唐悦的话,赵平连连叹气。
之前他在陈恪之面前信誓旦旦说过,小八的意思就是他的意思。
如今小八做主把房子租出去,他又怎能出尔反尔?
思来想去,也只能暂且任由陈恪之继续住下。
不过,赵平心有不甘,即便暂且妥协,又怎会轻易遂了陈恪之的愿?
此后,但凡萧瑾轩和陈恪之独处,赵平必定立刻凑过去,稳稳坐在一旁。
他深知公子喜好喝茶,便四处奔波,精心搜罗来各地的上等好茶。
只要公子杯中的茶水稍有见底,他便眼疾手快,立刻续上,那股子殷勤劲儿,旁人都看在眼里。
一有闲暇,赵平还拉着萧瑾轩去院中操练武艺。
两人你来我往,出拳刚猛凌厉,带起呼呼风声,踢腿迅疾有力,身影令人目不暇接。
其利落攻势尽显虎虎生威之势,惹得一旁围观的姑娘们惊叹连连 。
待练至气喘吁吁,两人皆体力不支,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口喘气。
气息稍平,萧瑾轩伸手一把拉起赵平,二人对视,紧紧相握的手,无声却有力地彰显着多年深厚的兄弟情谊。
陈恪之自然也不甘落后。
他四处寻觅,找来诸多精妙的棋谱和新奇的下棋技法,兴致勃勃地与萧瑾轩一同探讨。
两人俯身棋盘,时而蹙眉沉思,时而眉飞色舞、侃侃而谈。
热烈的讨论声此起彼伏,那专注投入的模样,丝毫不逊色于赵平和萧瑾轩练武时的热烈场景。
赵平瞧在眼里,满心失落,却又无可奈何。
苏瑶敏锐察觉到赵平对陈恪之隐隐散发的敌意,忧心忡忡地对萧瑾轩说道:
“赵将军似乎从一开始就对陈公子颇有成见,长此以往,这可如何是好?”
萧瑾轩神色凝重,微微颔首:
“我又怎会毫无察觉。看来,得寻个时机,和他敞开心扉好好聊聊了。”
苏瑶面带关切,轻声说道:
“赵将军和你情同手足,多年相伴,这份情谊自然深厚无比。
陈公子虽结识不久,却也是难得的挚友,同样值得用心相待。
若能让赵将军与陈公子也化干戈为玉帛,成为至交好友,往后大家相聚一处,方能自在惬意,毫无嫌隙。”
萧瑾轩听后,深以为然,郑重其事地点点头:“小七所言极是,放心,我心里有数。”
翌日,南郊军营。
萧瑾轩将赵平唤至自己的营帐之中。
待赵平坐定后,萧瑾轩开门见山,目光直视着他,问道:“说吧,为何对陈恪之成见这般深?”
赵平面色一沉,恨恨道:
“这姓陈的,先前占了不该占的地方,我本念他不知情,便没与他计较。
可如今瞧他在公子面前那副阿谀奉承的模样,我实在看不惯!”
萧瑾轩心中暗自好笑,面上却不动声色,追问道:“还有呢?”
赵平顿了顿,又道:“他居然也叫您‘公子’,这称呼向来都是我专用的,谁准许他用了!”
听出赵平话语中浓浓的醋意,萧瑾轩不禁轻笑一声,问道:“难道陈恪之就没一点长处?”
赵平一时语塞,思索片刻后,还是如实说道:“倒也有些才华,为人看着也还算实在。”
萧瑾轩循循善诱:“这般人物,难道不值得结交?”
赵平依旧梗着脖子:“他对公子殷勤过头了,我就是瞧不顺眼。”
萧瑾轩站起身,拍了拍赵平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
“于一国兴盛而言,人才至关重要。如今太平盛世,更需文官精心治理,唯有国家昌盛,方能边疆安稳。
陈恪之堪称文人典范,在一众新官员里颇具威望。有他这般务实之人带头,家国兴盛指日可待。”
听公子说得在理,赵平一时找不出反驳的话,只能嘟囔道:
“话是这么说,可他也没必要这般讨好您吧,说到底还不是想在公子跟前谋个高位。”
萧瑾轩看着赵平,笑意盈盈:“你怎知他这般做,只对他自己有利?说不定,这正是我所期望的呢?”
赵平满心疑惑,脱口问道:“公子此话怎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