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的余晖,洒在荒芜的空地上。
曹军士兵们东倒西歪地聚在一起,盔甲破损,兵器残缺。
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疲惫与沮丧,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重的失败气息。
许攸灰头土脸,头发凌乱地耷拉在额前,狼狈不堪。
他望着眼前士气低落的将士,眼神里满是绝望与迷茫,喃喃道:
“我们真的还有为本初复仇的一天吗?”
夏侯渊站在一旁,沉默不语。
身上的伤口还隐隐作痛,但内心的伤痛却远远超过了身体的创伤。
曹操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了过来,衣衫也沾染了尘土和血迹:
“诸位,辛苦了。”
将士们纷纷抬起头,目光聚焦在曹操身上。
他们的眼中,有疲惫,有疑惑,也有一丝期待。
曹操看着他们,心中一阵酸痛。
此刻必须振作起来,才能带领大家走出困境。
曹操缓缓挥了挥衣袖,大声道:
“胜败乃兵家常事!虽然我军两战失利,但诸位还都活着!”
“只要人还在,就有希望,就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夏侯渊听了曹操的话,眼中闪过一丝光芒。
他挺直了腰杆,神色坚毅起来:
“对!我们不能就这样被打败!只要曹公在,我们就还有机会!”
曹仁也走上前,大声鼓舞道:
“兄弟们,曹公说得对!我们虽然暂时失败了,但我们的斗志不能丢!”
“我们还有三千兵马,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重振雄风!”
曹操欣慰地点了点头,道:
“没错!我们还有三千兵马尚存!”
“这三千兄弟,都是我曹操的精锐,是我们东山再起的资本!”
“我们要记住,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信心和勇气!
将士们听着曹操的话,心中的阴霾渐渐散去。
他们握紧了手中的兵器,眼中重新燃起了斗志。
曹操就像是一座屹立不倒的大山,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能带领他们走向胜利。
“曹公,我们听您的!”一名士兵大声喊道。
“对!我们誓死追随曹公!”
其他士兵纷纷响应,声音越来越大,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声浪,在空旷的场地上回荡。
曹操看着士气重新振作起来的将士们,心中充满了感动。
眼前的困难还很多,要想打败吕布,为袁绍报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他坚信,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好!既然大家都有信心,那我们就重新整顿兵马,准备迎接下一场战斗!”
曹操大声下令,声音中充满了威严与决心。
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整理着兵器,修补着盔甲,重新排列成整齐的队伍。
虽然他们的面容依旧疲惫,但眼神中却充满了坚定和希望。
夏侯渊眉头紧锁,问道:
“接下来怎么打?吕布的并州狼骑太过强大,正面交锋,我们实在讨不到好处。”
曹操神色平静,轻轻抚了抚胡须,缓缓道:
“并州狼骑强大,我避开不就是了?何必非要与他们正面硬拼。”
曹仁心中一动,连忙道:
“凭着汜水关的坚固,必能阻挡吕布!我们可以先退守汜水关,再从长计议。”
曹操毫不犹豫地摇了摇头,拒绝了曹仁的提议。
曹仁见状,满脸震惊,忍不住追问:
“这是为何?”
“汜水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若能据关而守,吕布纵有千军万马,也难以突破啊。”
曹操微微叹了口气,正色道: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上次交战,我六员大将围攻吕布,都没能拿下他,还折损了子廉。”
“我数万精兵,也被打得支离破碎。”
“如今吕布士气正盛,我们若继续去往汜水关,不过是白白送死,无济于事。”
夏侯渊听了曹操的话,心中一阵激荡,大声道:
“曹公,无论您做出什么决定,我夏侯渊都肝脑涂地,誓死追随!”
曹操点了点头,眼中满是欣慰:“我们去截断白马津!”
许攸原本一脸愁容,听到曹操的话,顿时瞪大了眼睛,满脸震惊,随即拍手叫好:
“白马津?真是妙不可言呐!曹公果然是天才!”
曹仁一时没反应过来,愣了愣神,问道:
“截断吕布退路?这……这能行吗?”
夏侯渊眼睛一亮,兴奋地道:
“白马空虚,正是我们进军的最佳时机!”
“吕布把主力都放在了前线,后方必然防备松懈。”
“我们出其不意,定能成功截断他的退路!”
许攸适时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
“兵力不足怎么办?我们如今兵力折损大半,要截断白马津,恐怕有些吃力。”
曹操霸气一笑,道:“我借兵不就是了?”
许攸好奇地问道:“怎么借?如今各方势力都在观望,谁会轻易借兵给我们?”
曹操眼中闪过一丝精芒,道:
“兖州牧刘岱,尚有精兵万众!”
“他与我也算有些交情,如今我向他借兵,他应该不会拒绝。”
众人听了,顿时振奋起来。
有了刘岱的兵马相助,他们截断白马津的计划就有了更大的把握。
一时间,气氛变得热烈起来,将士们的脸上重新焕发出希望的光芒。
“好!既然如此,我即刻出发前往兖州,向刘岱借兵!”许攸声音中充满了斗志。
曹操看向许攸,双手抱拳,郑重地道:
“子远,此次借兵之事,就全仰仗你了。刘岱那边,还望你多费些口舌。”
许攸微微仰头,神色间带着一丝傲气,自信满满地道:
“孟德放心,此事包在我身上。刘岱那里,我自有办法。”
曹操看着许攸自信的模样,心中稍安,点了点头,道:
“有子远出马,我便放心了。一切拜托。”
许攸领命而去,数日后,曹操领军到了白马津。
只见远处尘土飞扬,一支兵马浩浩荡荡而来。
待近前一看,正是许攸借来的精兵。
曹操大喜过望,快步迎上前去,看着整齐的队伍,笑着道:
“子远,真乃大功一件!”
“我原以为能借个三五千兵马已是不易,不想你竟真的借来八千精兵!”
许攸脸上露出得意之色,开始吹嘘起来:
“刘岱起初还犹豫不决,我一番慷慨陈词,晓以利害,他才乖乖答应。”
“我说曹公乃当世英雄,如今虽遇困境,但日后必能成就大业,他若此时相助,日后定有厚报。”
“他被我说得心服口服,这才拨了八千精兵给我们。”
曹操笑着点头,道:
“子远之功,我铭记在心。此次若能成功截断吕布退路,子远当居首功。
许攸神色一正,道:
“为了本初,我愿付出一切!”
“本初待我恩重如山,如今他虽已不在,但他的仇,我定要帮他报!”
许攸想起袁绍,眼中闪过一丝悲痛,随即又坚定起来。
曹操心中感慨,道:
“子远重情重义,令人敬佩。如今兵马已齐,我们即刻集结,准备行动。”
众人领命,迅速行动起来。
夏侯渊前来汇报:“白马守军不过千众,守将麹义,是韩馥旧部。”
许攸大喜过望,道:
“不过千众?简直是天助我也!”
“我看不必动刀兵,我前去劝降,定能让麹义献城投降。”
曹仁面露质疑之色,道:
“麹义与我们并无交情,怎会听你几句话就献城?”
许攸大言不惭地道:
“我许攸,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能言人所不能言。”
“麹义若识时务,必然会投降。”
“他若不投降,我麾下精兵数万,踏平小小白马津,还不是易如反掌?”
曹操沉思片刻,道:
“不妨让子远去试一试,若能劝降,自然是好;若不能,我们再想其他办法。”
许攸领命,带着几名随从,来到白马津关下。
只见城墙上,麹义身着战甲,严阵以待。
他看着关下的许攸,眼神警惕。
许攸昂首挺胸,大义凛然地道:
“麹义将军,我乃曹操帐下许攸。”
“如今曹公大军压境,你区区千余兵马,如何抵挡?”
“不如早早投降,免得当无谓的牺牲品。”
“曹公爱才,定不会亏待你。”
麹义脸色一沉,大声道:
“我麹义,虽出身平凡,但也有自己的骨气!我绝不投降!要我献城,绝无可能!”
许攸见劝降不成,恼羞成怒,大声威胁道:
“你莫要敬酒不吃吃罚酒!我麾下精兵数万,若攻城,必踏平白马!”
“到时候,你悔之晚矣!”
麹义毫不畏惧,大声回应道:
“你可以得到我的头,休想得到此城!我麹义,誓与白马津共存亡!”
许攸从白马津铩羽而归,满脸不甘,极力蛊惑道:
“孟德,麹义不过是一介莽夫,不识时务!”
“我军兵强马壮,八千精兵外加我军原有将士,岂会攻不下小小白马津?”
“此时若不进攻,更待何时!
曹操一咬牙,下定决心,沉声道:
“传令下去,全军冲锋!务必拿下白马津!”
军令如山,曹军将士迅速行动起来。
整齐的脚步声、战马的嘶鸣声交织在一起,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士兵们手持兵器,眼神坚定,朝着白马津关下冲去。
麹义站在城墙上,看着如潮水般涌来的曹军,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冷笑。
他转头看向身旁排列整齐的精锐弩兵,大声下令:“准备放箭!”
随着麹义的一声令下,无数弩箭如暴雨般倾泻而下,带着致命的呼啸声,射向曹军。
弩箭精准而密集,曹军士兵纷纷倒下,鲜血染红了脚下的土地。
这一战,麹义率领的精锐弩兵展现出了惊人的战斗力。
他们训练有素,配合默契,每一次放箭都能给曹军造成巨大的杀伤。
曹军士兵们虽然勇猛,但在如雨点般的弩箭攻击下,前进的步伐变得异常艰难。
曹操站在后方,看着眼前的惨状,脸色越来越难看。
他没想到麹义的弩兵如此厉害,竟能将他的精锐部队压制得死死的。
“冲!给我冲!不要退缩!”曹操大声呼喊着,试图鼓舞士气。
然而,曹军的伤亡越来越大,折兵过千员。
曹操看着战场上横七竖八的士兵尸体,心中一阵刺痛。
他的脸色变得铁青,意识到这样下去,只会让士兵们白白送死。
无奈之下,曹操不得不下令:“暂且撤退!”
随着曹操的命令下达,曹军如潮水般退去。
士兵们满脸疲惫,眼中透着不甘。
他们心中明白,这一战,输得很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