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关于甄家的事务安排妥当之后,袁绍率先启程返回邺城。
甄氏家族众人则会有条不紊地陆续搬迁至邺城,待到他们全部抵达之后,就在邺城城东专门为其另行建造一座规模宏大的工坊。之前已经将蒸馏酒的制作方法传授给了甄家,接下来还会逐步将诸如细盐、肥皂等物品的制作工艺也详细地告知他们。如此一来,凭借这些先进且独特的技艺,甄家必然能够迅速崛起,成为名副其实的首富之家。
而且,一旦得到了甄家雄厚财力的有力支撑,军工厂的生产与制造工作必定会进展得更为顺利,再也不会受到任何资金方面的限制和阻碍。
想到此处,袁绍不禁心情大好,随即唤来了袁方和郭嘉二人。毕竟自己吃饱了不能忘了兄弟。
只见袁绍面带微笑地对郭嘉说道:“奉孝啊,先前我曾对你提及过,要帮你寻觅一位称心如意的佳人。实际上呢,我的心中早就有了合适的人选。想必奉孝应该知晓蔡邕此人吧?他膝下有一个女儿名叫蔡琰,那可是才情出众、倾国倾城啊!不知愚兄为你前去求亲可好?”
听到袁绍所言,郭嘉脸上顿时流露出欣喜之色,连忙应道:“蔡琰之名早已传遍京城,小弟自是如雷贯耳。只可惜小弟一直都是一介白身,尚未有机会得见真容。”
袁绍微微颔首,表示理解,接着说道:“三弟既然喜欢就再好不过了。愚兄这就立刻为你撰写一封婚书,交由袁方送往蔡邕府上,替你向他家小姐求婚。”
郭嘉赶忙拱手施礼,感激涕零地说道:“多谢大哥费心,多谢大哥成全!”
说罢,只见袁绍提起笔来,饱蘸浓墨,洋洋洒洒写下一封婚书。他运笔如飞,字迹龙飞凤舞,不一会儿功夫,一封精美的婚书便跃然纸上。然而,袁绍并未就此停手,紧接着又连续挥毫泼墨,接连写下了另外四封信件。待全部写完之后,袁绍才停下手中动作,轻轻吹了吹尚未干透的墨迹。
随后,袁绍将目光投向站在一旁的袁方,语重心长地说道:“袁方啊,长安那可是个虎狼之地,充满了各种未知的危险和变数,说实话,我实在不忍心让你前往那里冒险。但是,若要论及机敏果敢、处事周全,咱们这里确实没有人能够比得上你啊!所以这次,不知你能否替为兄走这一遭呢?”
听到袁绍这番话,袁方没有丝毫犹豫,当即单膝跪地,抱拳拱手,一脸坚定地回答道:“主公请放心,方既然承蒙主公信任委以重任,定然会全力以赴,不辱使命,圆满完成此次任务!”
袁绍满意地点点头,接着仔细地交代起来:“此次你去往长安,首要任务便是将蔡琰安全地接出来。除此之外,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有三个人也是需要你尽力寻找接触一下的。第一个人乃是宫廷中的虎贲守卫王越;第二个人则是董卓麾下的讨虏校尉贾诩;最后一个就是司徒王允了。不过,这三个人若是能够见到当然最好,但如果遇到困难或者情况有变,切不可恋战纠缠,当机立断先把蔡琰安全带回来就行。具体该如何行事,还需你随机应变,灵活应对。”说完这些,袁绍又如此这般地详细吩咐了许多细节之处。
一直站在旁边静静聆听的郭嘉,此时也走上前来,向着袁方深深作揖,表示衷心的感谢之情。而袁方只是微笑着回礼示意,并无过多言语。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袁方便不再有片刻耽搁。他迅速挑选了几名身手矫健、忠实可靠的随从,收拾好行装细软,跨上骏马,扬起马鞭,带着众人朝着长安方向疾驰而去。
袁方离开之后,郭嘉满脸疑惑地凑上前去,好奇地开口问道:“不知大哥让袁方兄弟前去寻找的另外三个人究竟藏着怎样的玄机呢?小弟我对此可是十分好奇啊!”袁绍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开始介绍起来。
“这第一人乃是王越,此人身怀绝世武艺,尤其擅长剑术,其剑法之高超堪称绝伦,可谓是名副其实的世外高人。然而,他却对功名利禄充满了渴望与追求。如今,他仅在长安担任一名宫廷侍卫,实在有些大材小用。因此,为兄打算许诺给他一个高官厚禄,将这样的人才拉拢至我们这边。”袁绍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
接着,袁绍又继续说道:“第二人便是贾诩了。这贾诩智谋过人,恐怕不在贤弟你之下啊!只不过,他这个人行事极为谨慎小心,时时刻刻、事事处处都懂得明哲保身之道。除非是关系到自己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否则轻易不会献出一策。换句话说,他这人既老谋深算,又极度惜命怕死。他眼下跟随董卓也不过是权宜之计罢了。说实话,对于此次是否能够成功说服他逃离董卓阵营,为兄心里着实没有太大的把握。”说到此处,袁绍不禁微微皱起了眉头。
最后,袁绍轻咳两声,脸上浮现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笑容,压低声音道:“至于这第三人嘛,那就是王允啦。嘿嘿,为兄之所以要找到他,实则是相中了他府上的一名舞女,名曰貂蝉。此女子不仅容貌绝美,而且舞姿婀娜动人,实乃难得一见的佳人呐!”说完这番话,袁绍又是一阵干咳。
郭嘉静静地听完袁绍的讲述,心中暗自思量着关于贾诩的种种情况,并牢牢记住了这个名字。
与此同时,审配一行人也到了陈留太守张邈之处。
太守府,客厅中。
只见审配率先向前一步,恭恭敬敬地施了一个大礼,然后说道:“我家主公特意嘱托我向张公问好。”
听到这话,张邈丝毫不敢怠慢,急忙起身还礼,并面带微笑地问道:“不知道袁公此次派遣正南兄您亲自前来,究竟所为何事呢?”
审配微微颔首,有条不紊地回答道:“回张公,我家主公近日得知在下昔日的主人韩馥大人不幸在贵处与世长辞,因此特地命令我前来将韩公的遗体迎接回去,好使他能够叶落归根,回到冀州入土为安。”
闻听此言,张邈不禁皱起了眉头,心里暗自思忖道:唉!只是这韩馥竟然选择在茅厕里结束自己的生命,当被人发现的时候,他的尸体早就已经在那污秽不堪的环境中腐烂得不成样子了。当时我们也是草草将其打捞起来,随意清洗一下后,就埋葬在了南山之上。如今要是再去把他从坟墓里挖出来带往冀州,对于这位曾经显赫一时的封建大吏而言,这样的结局实在是太过凄惨了一些啊……
似乎看穿了张邈内心的想法,审配赶忙安慰道:“张公不必为此感到为难和纠结,我家主公已经交代过了,如果实在无法迎回韩公完整的尸首,那么只要能取回他的衣冠即可。另外,还请张公挑选一个良辰吉日,好让此事得以顺利完成。”
此后审配一行人便以等待良辰吉日为名在张邈处住下。
而朱灵趁此机会令人悄然打听,终于在三日后得到了典韦的消息。
牙门旗下,典韦正在值守。朱灵远远看去。
典韦身躯魁梧壮硕,仿佛一座行走的山岳,即便是最朴素的衣物也无法完全包裹住他那如磐石般坚实的肌肉轮廓。
他的眉宇间透露出一股不怒自威的煞气,双眼犹如两道闪电,闪烁着锐利而坚定的光芒,仿佛随时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
他的步伐稳健有力,每一步都踏得地面微微震颤,即便是穿着步卒的软底鞋,也掩盖不住那股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强大气场。
即便是在这平凡的守卒岗位上,典韦也展现出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威严与风采。那种明明穿着步卒的衣服,却威武不凡的样子,让朱灵不由自主地心生敬畏。
如此英雄人物竟被张邈安排来守旗,这张邈是瞎了不成。朱灵暗自思索。
他假装闲逛一样和周围兵士攀谈几句然后不露声色的走到典韦面前悄声说:“兄台,在下车骑将军袁绍帐下校尉朱灵,我家主公闻听兄台英勇无敌,托我请兄台跟我回冀州先任职中郎将,而后立功再行擢升。”
典韦闻听瓮声瓮气的说:“这个袁绍还是有些眼光的,俺随你去。”
如此顺利朱灵大喜过望:“我现在暂居在太守府西侧,待兄台值守完毕,请前来相会。”
典韦点点头,看了眼这牙门旗,继续站这最后一班岗。朱灵则若无其事的走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