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袁绍收复江东,交州刺史士燮上表称臣,辽东公孙度也将公孙续解押至张合处,天下局势逐渐明朗。袁绍的威望如日中天,仿佛天意也在为他铺就一条通往至尊之路。就在这时,各地纷纷传来祥瑞之兆,神秘而神奇的征兆似乎在为一个新的时代拉开序幕。
在冀州,一夜之间,邺城上空突然出现一道巨大的金光,直冲云霄,将整个城市照得通明。百姓们惊异地抬头仰望,只见金光中隐隐现出一条巨大的龙影,盘旋在云端,龙吟之声响彻天地。紧接着,甘露如雨般洒落人间,润泽大地,百姓们欢呼雀跃,认为这是上天对袁绍的恩泽。与此同时,黄河水清,鱼跃龙门,百姓们奔走相告,将其视为天下太平的征兆。
荆州的江陵城外,荆山之上,一夜之间灵芝遍地,香气四溢,百姓们纷纷前往采摘。然而,当他们靠近时,却发现这些灵芝竟在夜色中闪烁着淡淡的荧光,仿佛有灵性一般。更令人称奇的是,灵芝丛中竟有一道白光冲天而起,化作一只巨大的白鹿,踏云而去,留下一片祥瑞之气。
益州的蜀江之畔,白鹿出现,白鹿是吉祥的象征,百姓们奔走相告,认为这是天下归心的征兆。然而,这只白鹿并非凡物,它身披银光,角如玉树,踏水而行,却不沾一滴水珠。它在江边徘徊许久,最终仰天长啸,声音如天籁之音,久久回荡在山谷之间。
交州的南海之滨,海中突然出现巨大的龙形云彩,云彩中隐隐有金光闪烁,仿佛有巨龙在其中翻腾。百姓们惊呼不已,纷纷跪拜,认为这是海龙王显灵,预示着天下归一。而更令人称奇的是,云彩中竟有一道光芒直冲天际,与天上的星辰相连,仿佛在传递着某种神秘的信号。
辽东境内,天空出现五彩祥云,久久不散,百姓们也认为这是祥瑞之兆。然而,这些祥云并非普通的云彩,它们在空中缓缓旋转,形成一个巨大的光环,光环中竟有一道金色的符文,闪烁着神秘的光芒。百姓们纷纷传说,这是天降的符命,预示着袁绍将成为天下的主宰。
这些祥瑞之事传遍天下,百姓们无不惊叹,纷纷认为这是天意,是上天对袁绍的眷顾。各地官员也纷纷上书汉献帝刘协,请求禅让帝位给袁绍。他们列举了袁绍的功绩:平定冀州、收复江东、降服交州、辽东臣服,天下归一。同时,他们也提到了祥瑞的出现,认为这是天意,希望刘协顺应天命,禅让帝位。
汉献帝刘协接到各地官员的请禅奏章后,内心十分矛盾。他知道袁绍的势力已经强大到无人能敌,天下归袁已成定局。然而,他毕竟是刘姓天子,心中仍有一丝不甘。然而,面对如此大势,他最终还是下诏书,表示愿意禅让帝位给袁绍。
诏书上写道:“朕闻天命不常,惟归于德。今袁公绍,德配天地,功盖四海,四方归心,百姓拥戴。朕当以天下为重,禅位于袁公,望袁公勿辞。”
然而,袁绍接到刘协的禅让诏书后,表面上却表现出惶恐不安,拒不接受。他说道:“臣袁绍,受汉室之恩,不敢有非分之想。天下归一,皆是汉室之福。臣不敢受此大礼。”他的拒绝似乎是为了维护汉室的尊严,但明眼人都知道,这只是他的一种姿态。
各地官员纷纷来到长安,聚集在未央宫前。他们手持奏章,跪成一片,高呼:“袁公,天下归心,百姓拥戴,天命所归,望袁公勿辞。”他们的声音响彻云霄,仿佛在为一个新的时代呐喊。
袁绍站在未央宫的高台上,俯瞰着跪拜的百官,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自己已经站在了历史的十字路口。他深知,天下归一,已经是大势所趋,但他仍然不愿轻易接受禅让。
然而,官员们不肯罢休。郭图站了出来,他手持佩剑,目光坚定地说道:“袁公,天下归心,百姓拥戴,天命所归。若袁公不接受禅让,臣等唯有以死相逼。”说完,他拔出佩剑,刺向自己的胸口。鲜血瞬间染红了他的衣襟,但他仍然跪在地上,高呼:“袁公,望您顺应天命!”其他官员也被他的举动所感染,纷纷表示,若袁绍不接受禅让,他们也愿意以死相逼。
袁绍看到这一幕,心中不禁有些动摇。他深知,这些官员的举动并非虚张声势,而是真心实意地希望他能够接受禅让,为天下苍生谋福。他终于明白,自己已经无法再拒绝了。于是,他缓缓走下高台,来到官员们面前,说道:“既然各位如此坚持,袁绍不敢违背天意,不敢辜负百姓的期望。袁绍接受禅让,愿为天下苍生谋福。”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庄重与决心,仿佛在向天下宣告,一个新的时代即将来临。
未央宫内,灯火辉煌,香烟袅袅。宫殿的正中,摆放着一个巨大的祭坛,祭坛上摆放着各种祭品,象征着对天地的敬意。祭坛的四周,摆放着九鼎,象征着九州大地。宫殿的两侧,百官分列,他们身着朝服,手持笏板,庄严肃穆。
刘协身着龙袍,头戴皇冠,缓缓走进未央宫。他的脸上带着一丝无奈,但也知道这是大势所趋。他走到祭坛前,双手捧着传国玉玺,说道:“朕闻天命不常,惟归于德。今袁公绍,德配天地,功盖四海,四方归心,百姓拥戴。朕当以天下为重,禅位于袁公。望袁公勿辞。”
袁绍身着朝服,头戴金冠,缓缓走到祭坛前。他的脸上带着一丝庄重,但也有些得意。他接过传国玉玺,说道:“臣袁绍,受汉室之恩,不敢有非分之想。但天下归一,已是大势所趋。臣不敢违背天意,不敢辜负百姓的期望。臣接受禅让,愿为天下苍生谋福。”
说完,他将传国玉玺放在祭坛上,然后转身面向百官,说道:“各位,袁绍今日接受禅让,愿与各位共同治理天下,为百姓谋福。”
百官听到袁绍的话后,纷纷跪下,高呼:“吾皇万年无期!”
袁绍大步向前,目光如炬,威严地扫视全场,朗声道:“传朕诏令,立国号为大唐,改元天启,定都邺城!”
话音刚落,小黄门双手捧着早已准备好的诏书,缓缓展开,高声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立国号为大唐,改元天启,定都邺城。天下归心,万象更新,特封以下诸臣,以昭功绩,以励臣民。”
诏书声中,袁绍威严的目光扫过众人,仿佛将每个人的忠诚与功绩都尽收眼底。小黄门继续宣读::“封郭嘉为丞相,曹操为为太尉,荀攸为司徒,荀谌为司空,徐庶为御史大夫,田丰为太傅,沮授为太保,审配为光禄勋,王越为卫尉,张昭为太仆,糜竺为大司农,陈宫为廷尉,逢纪为侍中,郭图为大鸿胪,程昱为少府,袁遗为宗正,
赵云为大将军,典韦为骠骑将军,颜良为车骑将军,文丑为卫将军,张合为抚军大将军,麹义为中军大将军,黄忠为上军大将军,甘宁为镇军大将军,吕布为征西将军,关羽为征北大将军,周泰为征南大将军,张辽为征东将军,马超为镇西将军,陈到为镇北将军,魏延为镇南将军,徐晃为镇东将军。其余将军皆论功行赏。”
小黄门顿了顿,语气愈发庄重:
“封袁谭为幽州王,辛评为幽州刺史,镇守幽州,保境安民;袁熙为交州王,辛毗为交州刺史,经略交州,安抚百越;袁尚为凉州王,许攸为凉州刺史,镇守凉州,抵御外敌。”
最后,小黄门的声音变得柔和而庄重:
“封甄宓、貂蝉、糜真、吕玲绮、二乔为妃,皇后之位,暂且空悬,以待有缘。愿我大唐江山永固,万世长青!”
随着诏书的宣读完毕,满堂寂静,只听得见众人激动的呼吸声。袁绍的目光如星辰般璀璨,仿佛已经看到了一个盛世大唐的辉煌未来。
皇后之位交给各位友友们选择了~
感谢大家的一路陪伴~我知道自己写的很菜很菜,感谢大家不弃一路看到最后~你们的每一个追更每一条评论都是我前进的动力~
感谢 逆称 用青龙等亲爱的友友们点的那么多的催更~
感谢 聚点想回到过去 老板送出的十个用爱发电~
感谢 北苍王府的徐骁 老板送出的两个花和三个用爱发电~
感谢 永夜魔山的星野薰 老板送的点个赞~
感谢 Away 老板送的三个用爱发电~
感谢 瓜子洲的韩午 老板送的三个用爱发电~
感谢 月在出去 老板送的两个花~
感谢 大宏 老板送的两个用爱发电~
感谢 z落木 老板送的花~
感谢 牧童骑自行车 老板送的用爱发电~
感谢 爱吃粉浆面条的苏傲雄 老板送的用爱发电~
感谢 北极以北是南极 老板送的用爱发电~
感谢 不知道取啥名,随便设 老板送的用爱发电~
感谢 喜欢太空的薛丽 老板送的用爱发电~
爱你们~新书《韩遂家的傻儿子,开局迎娶马云禄》希望友友们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