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太后每月十五都会前往元华寺上香,她一向坚信这里香火鼎盛,极其灵验。
而大齐皇室子嗣单薄,始终无后,这件事已成她的心病。
谢齐玉后宫佳丽无数,自先皇后去世后,最得宠的便是卢贵妃。
可这么多年过去了,别说卢贵妃,后宫众嫔妃的肚子竟无一动静。
因此,杜太后特意选在这月十五,浩浩荡荡地前往元华寺,名义上是为皇室祈福,向送子观音求子嗣。
随行的一众命妇纷纷称颂太后慈悲,心怀社稷,满口皆是溢美之词,赞她为大齐操碎了心。
然而,姜洛洛知道,杜太后今日来元华寺的真正目的,根本不是为皇嗣祈福。
杜太后在意的只有手中权利,皇室子嗣与她何干。
常人进佛寺上香,讲究衣着简素,方便行走,可杜太后今日一身雍容华贵。
连头上的凤钗都插得满满当当,耳环、步摇叮当作响,胭脂水粉恨不得涂满整张脸,怎么看都像是精心打扮了一番。
香车宝马沿官道两侧一字排开,金雕玉琢的车架熠熠生辉,绵延数里,蔚为壮观。
杜太后的仪仗尤为显赫,雕梁画栋的凤辇周围,内侍宫人环伺,禁军护卫森严,彰显着皇家的威仪与尊贵。
随行的命妇们更是不计其数,绫罗绸缎,珠翠摇曳,各家华丽的马车错落排列,几乎将整条官道占满,显得气势恢宏,排场极大。
姜洛洛站在人群最后,似笑非笑地望着那位虽年过四十,却依旧风韵犹存的杜太后。
又抬头看了眼巍峨庄严的元华寺匾额,心中轻叹,大齐的老房子着火了,怕是没得救了。
钱老那句话,还真是形容得如此到位!
姜洛洛并不急着凑到杜太后跟前,反正杜太后迟早会召见她。
作为眼线,就该有眼线的自觉,如今是杜太后需要她,而不是她去巴结杜太后。
在太后的带领下,众命妇纷纷提起裙摆,拾阶而上。
元华寺分南北两院,南边是僧人寺院,由卢庭岳作主持,说来也真是奇怪。
以往,元华寺的香火虽盛,却远未达到如今这般香客云集、络绎不绝的地步。
自从昔日的交洲异姓王,燕王卢庭岳放下屠刀,削发为僧,遁入空门,元华寺便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毅然放弃了皇室尊荣,卸下戎马沙场的戾气,遁入佛门,接掌元华寺,成为寺中主持。
自那之后,元华寺的香火便日益旺盛,门庭若市。
民间百姓口口相传,说这里的佛祖有求必应,信徒们虔诚叩拜,皆能得偿所愿。
如此一来,元华寺的名声越传越广,香客更是络绎不绝,盛况空前。
北边则是尼姑庵,姜月岚如今便被禁足在此。
元华寺南北两院之间隔着大齐的惠民河,平日里互不干涉。
然而每年大年初一,元华寺都会举办一场盛大的万姓交易会,各地商贾云集,珍奇异宝琳琅满目,吸引无数百姓前来。
届时,人潮汹涌,热闹非凡,就连皇帝也会亲临此地,沾沾万姓同乐的喜气,有很多人也会特意来此一睹皇帝尊容。
约莫一盏茶的功夫,众人终于踏上最后一级台阶,抵达元华寺山门。
九九八十一道台阶蜿蜒而上,虽不算陡峭,但这一趟下来,平日里娇贵保养的杜太后和众命妇也都微微喘息。
僧人们早已在门前恭候,引着众人鱼贯而入。
寺内梵音袅袅,松柏苍翠,檀香清幽,透着一股庄严肃穆之感。
此行贵客众多,寺中早已备下清幽雅致的禅房供人歇息。
杜太后站在众人之前,温声道:“一路舟车劳顿,各位先歇息片刻,待用过斋饭,再前往大雄宝殿上香。”
众人闻言,纷纷福身应是,各自入内稍作休整。
姜洛洛瞥了过去,只见杜太后眉眼间掩不住的喜色,甚至带着几分迫不及待的神情。
她轻嗤一声,心中暗笑:这老房子的火,可是烧得旺盛得很。
姜洛洛和叮当在禅房歇下,简单用了些斋饭,这斋饭和流云阁的口味倒是一致,怕也是流云阁请来的厨子。
“小姐,瞧这些僧人,一个个身强体壮,气息沉稳,怎么看都不像普通的出家人,
倒像是练家子。”叮当咬了一口素春卷,压低声音嘀咕道。
在来元华寺之前,姜洛洛便特意叮嘱过她,要处处留心,尤其要观察寺内是否有异常之处。
若是寻常香客,恐怕只会沉浸在诵经礼佛的氛围中,不会多想。
但只要用心去看,许多不对劲的地方便会逐渐浮出水面。
而叮当习武多年,眼光比旁人更为敏锐,自然能察觉到不同寻常的细节。
姜洛洛微微一笑,轻轻点了点头,“那就对了。”
她早就与谢逸之谈起过此事,一个人若是吃肉多年,骤然改吃素,这就是最大的问题。
大齐开国初期,曾随先帝征战四方的八大先锋将领皆被封王,各自镇守一方,手握封地,权势滔天。
然而,先帝晚年推行削藩之策,引发诸王不满,其中数位藩王联手起兵反叛。
最终皆被镇压,封号与封地尽数收回,满门抄斩,曾经辉煌一时的藩镇势力自此衰败。
如今,八大藩王之中,唯有交洲燕王卢庭岳尚在人世。
石轨发出低沉而有节奏的声响,日头洒落在元华寺的檐角琉璃瓦上,映出一片温暖辉煌的光泽。
不多时,寺内钟声悠扬响起,示意上香的时辰已至。
众命妇已在大雄宝殿内等候,杜太后被丫鬟扶着缓步而来。
姜洛洛抬眼望去,只见杜太后神采奕奕,连鬓角都透着喜色,脸上更是泛着一抹被滋润过后的潮红。
僧人将香烛一一发放到每个人手中,杜太后接过香烛,微微躬身,带领众人虔诚地对着殿内佛像行礼而拜。
待拜了佛像,杜太后又在僧人的指引下亲自去拜了送子观音。
杜太后和命妇们都纷纷给了香油钱,据说钱给的越多,愿望越容易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