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十分激动。
“妹子啊,以后你的生意我照顾定了,就冲你愿意收留这孩子,我们都愿意帮你!”
“是啊妹子,我还有几个姊妹是开店的,他们也想要这玩意儿,下回我介绍你们认识!”
“巧了,我家就是开超市的,这种小玩意儿一看就稀罕,肯定有卖头,妹子,等你有空儿了给我装上几十个,我就住在胡同口最东头那家!”
大家七嘴八舌,话语中满是善意。
王婶背过身去,擦擦眼角的泪:“哎呀,你们这是干啥?”
苏惠云也十分动容,握紧铁柱的手:“谢谢大家,放心,我们肯定不会亏待铁柱的,咱们街坊邻居的,一块把这小孩养大成人!”
铁柱也是个懂事孩子,一边哭一边跪下,对着面前的大娘大爷磕头。
几个大娘不忍心,都落了泪。
这么好的孩子,那个女人怎么就不知道疼呢?
天渐渐黑了,院里的大家也都散去。
王婶走过去,把门关上,看着桌上的钱和粮票,眼泪又涌上来。
“哎呦,你说他们整这一出是干啥?”
苏惠云走过去,拍拍她的肩膀。
“铁柱是个懂事孩子,街坊邻居也心疼他,王婶,以后咱们也得好好待他。”
王婶不假思索的点头:“那是当然了,这个苦命孩子是跟咱俩有缘分,这才能留下,往后咱们吃啥,他就吃啥!”
苏惠云把桌上的粮票和钱收起来,”铁柱,明天咱们上街,我去给你买两身新衣裳,我看你那个鞋也不合适,咱们一块买齐。”
可转头的功夫,就发现铁柱不见了。
他上哪儿去了?
砰砰砰!
柴房里传出动静,苏惠云急忙走过去,发现铁柱正在劈柴。
铁柱今年已经八岁,但他身材瘦小,看上去只有五六岁,明显营养不良。
苏惠云急忙过去:“哎呀,这活轮不到你来干,现在你得好好养身体,看看你这瘦骨嶙峋的,对了,过几天我带你去找个学校,咱们上学堂!”
铁柱立刻摇头:“我不去,姐姐,上学堂要花钱!”
“哎呀,咱们这的学堂一年才收两块钱,刚才姐姐数了数,光是大家给的就有七八块,够你四年的学费了。”
苏惠云刮刮他的鼻尖,笑着说道。
可铁住小脸皱皱巴巴的,看上去十分为难。
苏惠云知道他在担心什么,柔声道:“铁柱,我们大家都盼望着你能成才,你别有心理负担,大家都愿意托举你!”
刚才那些邻居临走时还告诉苏惠云,如果没钱了就尽管开口。
虽说一家只能给几毛几分,但耐不住人多,随便一凑就有好几块。
晚上,三人坐下吃饭。
铁柱小口小口地咬着白面馍馍,生怕吃多了遭人嫌弃。
这一幕刺痛了王婶的眼,又从筐里拿出一个白面馍馍,塞到他手上。
“大口的吃,铁柱啊,你跟我有缘分,以后我会把你当成亲儿子来看待!”
王婶看着他,忍不住落泪。
“惠云啊,我一直没跟你说过,早些年我也有个儿子,可惜在三岁的时候掉河里淹死了,我男人和婆婆对我拳打脚踢,把我打的躺在床上不能动弹,我身体伤了,再也没能生得了孩子。”
“我原本觉得你就是上天赐给我的孩子,我要把你当成亲女儿来看待,现在看,老天爷是希望我儿女双全!”
王婶哭着哭着,又笑了。
铁柱很是懂事,立刻站起来,用袖子给王婶擦眼泪。
“那,那以后我就是您儿子,我给你养老送终!”
铁柱声音格外嘹亮,一脸认真。
王婶呜呜地哭起来,把铁柱抱进怀里。
“好孩子,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
苏惠云心头动容,眼眶也红了。
吃完饭,铁柱还抢着干活。
但他身体瘦弱,王婶和苏惠云都十分心疼,连忙让他回屋睡觉。
王婶给铁柱整了一套新床铺,见他安稳躺下,这才放心。
晚上,苏惠云和王婶坐在院里聊天。
王婶忍不住感慨:“惠云,这一切就跟场梦似的,我到老了,竟然有了你们两个这么好的孩子做伴!”
她低头一笑,拍了拍大腿。
虽说刚一开始,是江夫人让她过来当保姆伺候苏惠云的。
但到了后面,她看苏惠云越来越不像主子,反倒像闺女!
苏惠云也打心眼里把她看成亲人:“王婶,以后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两人聊了会天,这才回到房间休息。
这天上午,仨人吃过早饭,就一块上了街。
来到那条卖衣服的街上,不少人对着苏惠云打招呼。
可看着这一张张陌生的面孔,苏惠云有些无措。
她啥时候变得这么有名了?
下一秒,这些人走过来对着铁柱嘘寒问暖。
苏惠云反应过来了。
原来是因为这小家伙。
铁柱十分拘谨,伸手扯着苏惠云的衣裳,怯生生地向他们问好。
几人笑着跟苏惠云攀谈,得知是来给铁柱买衣服的,还抢着付钱。
这里民风淳朴,大家都见不得有谁遭了难。
但如果是那游手好闲或水性杨花之徒,另当别论。
两个小时后,他们手上提着满满当当的东西,心满意足地回家。
路上,王婶还不由得沾沾自喜。
“幸好我付钱快,不然最后这两件也轮不到我买,你说大家咋能这么热情?”
铁柱高兴的一蹦一跳,手上提着他刚买的衣服。
现在他终于有家了!
回到家,王婶坐下歇了会儿,就进厨房做饭,铁柱也过去帮忙。
苏惠云刚把衣服放进水盆,想坐在井边洗一洗,听门口有人吆喝。
是苏惠云新订的那批货到了。
他们合力把几个麻袋拖进院里。给麻袋松口,玩具一股脑倒了出来,发现这回还多了几个新款式。
苏惠云把那几个红彤彤的团圆结拿起来。
哟,这团圆结外形似花,圆满而又美丽,不光能当做玩具,也能当做送人的礼物!
苏惠云马上跑到电话亭,给商家打电话,订一批新货。
顿了顿,苏惠云提了些意见,让他把团圆结做的更大些,在上头加个小线头,方便挂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