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裴之宜的话来说,与其送些金银财货,贾瑛还不如送些瓜果特产来,就足已言表他的心意了。
贾瑛在裴府进学这些年,他读书所用的一应物品也并未花费一分一毫,都是裴之宜提供的上品纸墨。
裴之宜完完全全是把贾瑛当成子侄对待的,师徒之间感情可谓深厚无比。
最后贾瑛只得寻了好些贾敬之前所收藏的孤本典籍。
一阵软磨硬泡之下才让裴之宜勉强收下,如此他这才能安心跟着裴之宜进学。
裴之宜悠悠说道:“忠顺王素爱奇珍异宝,为师前些年恰好得了一对从西域来的和田玉如意。”
“是我三弟托人送来的,玉质温润细腻,此次用来做贺礼正合适。”
贾瑛闻言也是笑道:“先生有所准备就好。”
裴之宜又将一些要紧的地方关照完贾瑛后,贾瑛点了点头,一一记下后开口道:
“那学生也不在这此叨扰先生了,这便先回去准备了,一得空暇便来看望先生和师母。”
他心里算算日子确有两三天没回府见晴雯那丫头了,不知道这丫头在背后怎么骂自己呢。
如今既然又要重新回到宁府之中,接下来如何安排可得好好盘算一下。
不过想着那丫头牙尖嘴利的模样,他心中也是一阵臆动。
裴之宜轻声唤道:“子珉,回府之后,切记莫要荒废学业。”
“遇到难处可着人传话来府上寻我,你这两日也可稍稍提前做些准备。”
“为师知晓你平日里也常与几家武勋弟子交好,总在一起练武习剑。”
裴之宜坐在位上微微颔首,脸上笑意未减,温和地又细细叮嘱说道:
“你不妨提前和他们打听打听情况,有需要的话可以拿为师的帖子去拜一拜他们长辈,路毕竟得是靠你自己走出来的。”
听罢,贾瑛郑重地点头谢过裴之宜,裴之宜也抬手摆了摆,示意贾瑛可以离去了。
“为师这里还有要事缠身,就不留你了。”
裴之宜这番提醒也正合他心意,他素来交好的同伴中亦有一些和崇熙一脉武勋有关系的后辈,倒是可以提前去打探打探情况。
两人正说着话时,裴之宜的夫人秦氏带着丫头走了进来,丫头眼疾手快地在前面打起帘子。
秦氏面容温婉,眉眼间尽是慈爱。
她看见贾瑛这副要出门的模样,笑意盈盈,如春风拂面般对贾瑛道:
“瑛儿这是要走了?今日怎的这么急着要回去?”
贾瑛见到秦氏,忙整了整衣衫行礼问好,笑容中带着几分腼腆,开口道:
“见过师母,学生给师母请安了。”
秦氏亦是诗书之家的闺秀,典型的南方女子性格,待人接物也是颇为温婉大方。
秦氏嫁给裴之宜多年,夫妻二人平日里琴瑟和鸣,可谓伉俪情深、恩爱有加,目前膝下唯有一女,尚在襁褓之中。
秦氏走近抬起手,将那柔若的手轻轻覆在贾瑛额头上,和声善语道:
“今儿个可不许着急走,就在府里踏踏实实用了午饭再离开。”
“我这就吩咐厨房,做上几道你平日里最爱吃的菜,保管让瑛儿你吃得合心合意。”
贾瑛听闻秦氏的话语带着几分责怪,忙微微欠身,脸上挂着一抹苦笑,言辞恳切道:
“师母这般盛情,瑛本不该拒绝,只是已有两日未曾回府了,还是得早些回去瞧瞧,不然家中长嫂又要担心了。”
看到贾瑛一副为难的样子,秦氏问道:“莫不是你先生又给你安排了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才不让你留下?”
秦氏嘴角微微一抿嘴,旋即嗔怪地瞥了裴之宜一眼,佯怒道:“你平日里治学严谨,我从不曾说过什么。”
“可也不能把孩子逼得太紧,瑛儿年纪这么小,连这点歇息的时间都不留。”
“师母……”贾瑛在一旁无奈喊道。
秦氏拉着贾瑛的手,自顾自地对着裴之宜说道:“老爷如今起复在即,真是做的好大官。”
“府上府下都忙活的热火朝天,妾身知晓老爷不容易,其他闲杂人不见也便罢了,如今怎么连瑛儿这般亲近的人都给挤兑走了。”
话锋一转,秦氏又微微瞪了裴之宜一眼,贾瑛见状赶忙劝道:“师母误会了………”
“瑛儿不用理他,你来这儿就跟回家一样,谁要是敢拦你,我头一个不依,在家这点事师母还是能做的了主的!”
见到秦氏一副今天定不罢休的模样,裴之宜赶忙放下手中书册。
他原本笑呵呵地在一旁看着热闹,谁知道火竟烧到自己头上。
听到此话裴之宜顿时是哭笑不得,也颇为无奈替自己辩解道:“夫人这可冤枉我了。”
“子珉如今也不小了,有自己的主见和思量,我就是有心,难不成还能一辈子把他放在身边不成。”
贾瑛见裴之宜如此说,也跟着打起圆场,笑着附和道:
“先生所言极是,师母您就别再怪罪先生了,我自然是把师母当成亲人一样的,怎么会和您见外呢?”
秦氏听了,又轻哼一声,面上虽仍带着几分嗔意,可眼中的笑意却怎么也藏不住。
“看在瑛儿的面子上,师母今天就饶过你先生一回。”
说完此话,贾瑛和秦氏都情不自禁笑了起来,裴之宜忙口称谢过夫人。
秦氏指了指裴之宜对贾瑛柔声说道:“你瞧瞧你先生,平日里看着严肃,实际上心里也对你喜欢的不得了。”
“也罢,既然瑛儿有事在身,师母也不强留,只是往后可要常来,别因为不来府上学习就生疏了。”
说着话,秦氏一双美目又细细打量着贾瑛,不胜自喜道:
“瑛儿确实是长大了,我看啊过几年就该娶亲了,不知道哪家的闺女能配得上瑛儿。”
“师母,您又打趣我了……”
贾瑛听了这话,只觉耳根子瞬间滚烫起来,忙不迭轻咳几声,脸上闪过一丝窘迫与无奈。
裴之宜将这一幕瞧在眼里,心中觉得好笑又怜惜,他微微向前一步,笑着替贾瑛解围道:
“夫人,您这话可把瑛儿给吓着了,这孩子如今满心都扑在学业上,娶亲这事儿还早着呢。”
说着,裴之宜看向贾瑛道:“子珉,你也别放在心上,你师母就是见你长大又心里高兴,忍不住多说几句。”
贾瑛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忙不迭点头,声音里带着几分感激:“先生说的是。”
秦氏瞧着贾瑛这般模样,也忍不住笑了起来,语气变得轻快起来:“好好好,是师母心急了。”
“不过等你往后有了心仪的姑娘,可一定要跟师母说,师母帮你去说媒。”
秦氏又一脸认真嘱咐道,贾瑛只能红着脸,连连应下,心中暗自庆幸这场尴尬的话题终于告一段落。
他随即起身恭恭敬敬向裴之宜和秦氏行了个大礼。
收拾好随身物品后,这才转身跟着门口的丫头迈出书房。
很快身影渐渐消失在庭院的回廊之中。
……
屋内裴之宜与秦氏相视一笑,秦氏轻轻挽住裴之宜的胳膊说道:
“今日瞧着瑛儿,愈发觉得他懂事了,将来必成大器。”
裴之宜颔首赞同:“是啊,子珉这孩子聪慧且勤勉,又重情义,日后定能有所作为。”
秦氏没好气地将茶水端给裴之宜,轻哼了一声道:“我看你这是变相夸自己呢。”
“瑛儿这般好的资质,给旁人教说不定还要出彩呢,周大人每次来府上,谈到瑛儿都羡慕死你了。”
裴之宜满脸笑呵呵地接过茶盏,轻轻吹散热气,眼中闪过一丝得意道:
“那又怎么样,瑛儿到底还是我的学生,这师徒缘分谁也夺不走。”
“等圣上正式给我下了起复诏书,周友昌那个老家伙岂不是更得眼巴巴看着了。”
秦氏笑着道:“你们从年轻时就斗到现在了,都是做先生的人,怎么还这般小孩子气,也不怕别人笑话。”
两人正说着话,秦氏像是突然想起什么要紧事似的,原本舒展的眉头微微皱起。
她面露忧色道:“只是那宁国一脉,实在是不争气,反倒成了瑛儿的累赘。”
“即便妾身平日里很少外出,也还是能听闻不少关于那边的一些不堪传闻。”
秦氏轻叹了口气,语气里满是无奈与忧虑,抬手理了理鬓间的碎发继续说道:
“就说前些日子吧,听说有人都闹到宁国府门口了,最后连五城兵马司都给惊动了。”
裴之宜听闻此言,原本平和的面容也微微一沉。
他缓缓放下手中的茶盏,神色凝重,沉吟片刻后说道:
“宁国一脉近年来行事愈发荒唐了,长此以往,怕是要累及整个贾氏家族,只是这等家事,外人不好轻易插手。”
“不过子珉向来心思通透,从来做事都是提前观望,想必他也早有思量,夫人不必太过担心。”
裴之宜顿了顿,微微挺直腰杆,言语间带着不容置疑的底气:
“更何况,有我这个做师父的在,真要是到了万不得已的地步,我定当保得子珉周全。”
“绝不让他受到一丝一毫的牵连,夫人放心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