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时分,大军抵达汉中城下。城门大开,早有驻军将领闻讯倾城而出迎接。
为首一员老将,身披甲胄,满脸风霜之色,却精神矍铄。
此人正是当年魏延麾下大将马忠。
此刻马忠带领汉中守军将校,恭敬肃立于官道两旁,列队相迎。
杨仪一行缓缓入城,火把之光将夜幕映得通明。马忠上前几步,单膝跪地,声音有些激动:
“末将马忠,率汉中将士恭迎杨丞相凯旋!”
身后众将士齐齐跪拜,高呼:
“恭迎丞相!汉中将士恭迎大捷之师!”声音在城墙间轰鸣回荡。
这一幕让随行的姜维心中一震,目露惊奇。
他原以为汉中驻军大多曾隶魏延,对杨仪这个擢升上来的新丞相未必服气。
然眼前场景,与他预想截然相反。
杨仪闻声翻身下马,快步上前扶起马忠,和蔼笑道:
“诸位不必多礼,快快请起。”
他环顾左右,只见一张张坚毅面庞上,尽是敬仰之色,半点不见此前猜忌冷淡。
马忠站起身,抱拳朗声道:
“杨丞相文成武德,威震陇右。我等闻听天水大捷,无不欢欣鼓舞!丞相克复失地,大展蜀威,实乃蜀汉之幸、将士之福!”他是爽直性子,此番发自肺腑地称颂。
其余将校也纷纷响应:
“丞相智计无双,我辈拜服!”
“天水一战,十三万曹军土崩瓦解,传为军中神话啊!”
面对众人由衷的崇敬,杨仪心中感慨万千。
他深知,此前魏延在时,这些将领大多与自己不睦,甚至有人对他忌惮不服。
但眼下形势巨变,成王败寇,唯有以恩服人。
“诸位过誉了!天水之胜,乃全军将士同心协力之功,并非杨仪一人之能。”
杨仪语气谦和,又带着鼓舞人心的力量。
“本相久闻汉中驻军骁勇善战,这些年镇守北境,劳苦功高。当年汉中鏖战,若无魏延魏将军与各位同心协力,蜀汉或难保此基业!”
此话一出,在场众将面露愧色。许多人当初追随魏延,与杨仪确有嫌隙。
如今丞相不提旧怨,反而盛赞先将魏延与他们的功绩,让他们暗生感动。
马忠眼圈微热,上前一步,躬身道:
“丞相宽宏大量,不计前嫌。我等先前愚钝,未识丞相雄才,真是惭愧至极!”
他说着朝身后众将一摆手,“还不快谢过丞相大恩!”
众将闻言纷纷躬身行礼:
“谢丞相宽宏!我等誓死效忠,万死不辞!”
夜风拂过,火光摇曳中,杨仪看到这一张张忠义慷慨的面庞,心中豪情激荡。
他朗声笑道:
“好!有诸位将军在,何愁大事不成?今日夜已深,本相便不扰各位太久。”
“汉中军民整饬有方,王将军功不可没,明日我即修表,请陛下论功行赏!”
说着,他当即宣布赏赐:
“王将军戍边多年,晋升为征西将军!”
马忠闻言大喜,连连拜谢,“末将谢丞相提拔!”
“费曜、罗尚、句安,尔等俱在汉中坚守日久,特各赐黄金百两,绢帛五百匹,以酬军功。”
杨仪又点名几员守将封赏。那些人欣喜若狂,叩首谢恩。
杨仪再命:
“传我军令,犒赏汉中守军一月军饷,以慰同袍。”姜维立刻领命前去安排,汉中将士闻言尽皆欢呼雷动。
赏赐告一段落,马忠上前诚恳道:
“丞相舟车劳顿,末将已在城内备下酒宴,还望大人移步,为众将解劳。”
众将簇拥着杨仪等人入城而去。
入夜,汉中刺史府张灯结彩,欢声笑语不断。
堂中酒过三巡,杨仪与众将推杯换盏,气氛融洽无比。
觥筹交错间,杨仪神色始终温和谦逊,却不醉不乱,与每个将校都略叙寒暄几句,问及军中近况,或夸赞对方战功。
那些原本心存芥蒂的将领在他推心置腹的态度感染下,尽皆感怀。
“杨丞相真乃不世之贤主!”
一名偏将低声感叹,“难怪能成大事。我等以前实在误会了他。”
另一人举杯遥敬杨仪,“如今甘愿为其驱驰!”
席间,马忠更是亲自敬酒,满面赤诚道:
“杨丞相以德怀远,恩威并施,我马忠自愿鞠躬尽瘁,辅佐丞相,共襄盛举!”
言辞恳切,掷地有声。
杨仪哈哈一笑,与马忠一饮而尽,郑重道:
“有王将军这等忠勇之士辅佐,杨仪何愁霸业不成!”
一句“霸业不成”,透出他胸中磅礴大志。
这一夜,主宾尽欢。汉中将士对杨仪彻底折服,归心似箭。
杨仪在汉中只歇了一宿,第二日天未亮便率部告别马忠等将,继续南下。
临别时,马忠率众出城相送十里,依依不舍。
望着身后逐渐远去的护送人马,姜维心中感慨良多。
他忍不住对身旁的杨仪道:
“丞相手段,当真令人心悦诚服。昔日魏延横行汉中,诸将皆奉其令;今日大人一到,众将便以心相许,此等凝聚人心之能,伯约佩服!”
杨仪笑了笑,望向前方群山叠翠:
“治军之道,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众将一心,万众一志,方能行大事。这点道理,你日后也需铭记。”
姜维肃然点头:
“丞相教诲,末将铭记于心。”
他看着杨仪飘然前行的背影,更加坚定了追随之志。
大军继续跋涉在蜀道山路上,离成都已不远。山路蜿蜒,林木苍翠,姜维纵马紧随杨仪身侧。此刻晨曦初露,杨仪仰望天边鱼肚白,若有所思。
姜维小心问道:
“丞相,待回朝后,陛下与朝臣们若对东征有所犹豫,我们当如何应对?”
他想到眼下蜀汉国策向来北伐为先,杨仪此举变更方略,只怕朝中异议颇多,心中难免担忧。
杨仪闻言淡淡一笑:
“无妨。一切有我。朝堂上的仗,有时比沙场更难斗,但胜负往往只在一念之间。”
他目视前方,双眸深沉如渊。
“只要吾等谋定后动,自有理据折服众人。更何况……”
他唇角微挑,露出一丝自信的笑意:
“只要我掌握的秘报昭告全朝,谁还能反对东征?”
姜维闻言一愣,正欲询问,杨仪却已策马加速向前,显然不愿多说。
姜维目视那一袭披风翻飞,心中既疑惑又振奋:看样子,丞相早有准备,甚至料敌机先。
他不由挺直腰背,紧紧跟上步伐。
在雄伟的剑门关外,杨仪一行稍作歇脚,远眺关内平原,蜀都已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