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业,吴国宫城内殿灯火通明。
孙权设宴款待群臣,为近日“出使蜀汉断绝邦交”而踌躇满志。
殿内,乐声袅袅,歌舞升平。然而君臣的谈话间,却全无平日礼让拘谨。
孙权端坐在龙椅上,举杯朗笑:
“诸位爱卿,此次张昭出使蜀国,成功宣告断交,孤心甚慰!刘禅闻言气得脸红脖粗,却只能干瞪眼,不敢奈我如何!哈哈,当真大快人心!”
下首众臣纷纷奉承。
太常潘濬捋须笑道:
“陛下雄才远略,一举攘却蜀汉那群匹夫的颜面。我等幸甚至哉!”
丞相顾雍虽有忧色,但见主上高兴,也只能强笑称颂:“正如陛下所料,蜀汉果然束手,不敢为难特使,足见其虚弱。”
他顿了顿,谨慎进言,“只是,两国盟约一朝反目,蜀汉必怀恨在心,恐未必甘休。我大吴需早作防备。”
孙权笑容不减,摆手道:
“丞相多虑了!那刘禅不过碌碌无能之辈,诸葛亮死后,蜀汉早已失其鹰犬之爪。现其幼主偏安一隅,杨仪小儿僭居相位,怎能与寡人抗衡?”
他目光轻蔑,语调傲然。
“况且,孤与曹魏既结盟共讨蜀贼,刘禅纵有天大胆子,也不敢轻易妄动!”
陆逊身为大都督,闻言忍不住出列抱拳:
“主公,此事还需谨慎。杨仪诡计多端,不容小觑。末将建议加强长江防线,以防蜀军偷袭。”他的语气恳切,却隐含担忧。
然而孙权眉头一皱,不悦道:
“伯言,你太过谨小慎微了!如今情势大好,正当趁机谋划灭蜀大业,岂能畏首畏尾?”
陆逊还想再劝,却被孙权挥袖制止。孙权看向张昭,笑问:
“子布,此行辛苦,蜀汉朝堂可有什么趣事,与众卿说说?”
张昭年迈,此刻疲惫中带着一丝自豪之色。他捻须回忆道:
“启禀主公,老臣依陛下之命,当殿宣布断交诏令。果然蜀朝群情激奋,痛骂不止。”
“刘禅震怒,却顾忌孤身在蜀的使团不敢妄动。我看他眼珠都快瞪出来,憋了一肚子火,又不能发作,模样甚是滑稽!”
此言逗得孙权哈哈大笑,连声道:“痛快!痛快!”
一众武将亦纷纷轰然叫好。
“刘禅算什么东西?也配称帝?”
“那杨仪狂妄自大,我看呐,蜀国早晚毁在他手里!”
群臣你一言我一语,说得孙权愈发兴高采烈。
“放肆归放肆,蜀汉必不敢拿我们怎样。”
孙权冷笑一声,举杯一饮而尽。
他眼中闪烁着野心的光芒。
“如今大势对我有利。曹魏正与我联盟,只消时机一到,两面夹击,蜀汉唾手可得!”
他说着重重一拍几案:
“孤思量着,先与魏国约定,各取所需。我欲生擒刘禅,以祭先兄黄龙之怨!至于益州土地,将来与魏共享便是。”
坐在下首的顾雍闻言悚然动容:
“与魏平分蜀土,无异于与虎谋皮…”
他正要谏言几句,却对上孙权凌厉的目光,声音不由低了下去。
孙权冷哼:
“天下大事,能者居之。蜀汉灭亡在即,我大吴若不先下手,岂肯让曹贼独吞?此事休得再议!”
他转头看向陆逊。
“伯言,长江沿岸防务你自行布置吧,多派些巡船巡视荆襄水域,以安卵之固。”
陆逊见他主意已决,只能拱手称诺:“诺,末将遵命。”
孙权这才露出满意的笑意。他端起酒樽站起身,环顾群臣,豪气干云道:
“孤今日与诸位痛饮,预祝我吴魏联盟旗开得胜,蜀汉早日灭亡!”
“陛下圣明,蜀汉灭亡指日可待!”
左右群臣山呼万岁,一片喧腾中,酒樽碰撞齐响。
觥筹交错间,孙权一饮再饮,脸上泛着酡红,越发志得意满。
他忽然想到一事,朗声道:
“丞相,明日就派使节团前往洛阳,呈上孤的书信。”
顾雍闻言忙问:
“敢问陛下,此番派使所为何事……”
孙权眸中精光闪烁:
“一来,劝说曹魏尽快谋划攻蜀之事;二来,共商伐蜀出兵之期。只要曹魏资我东吴粮草,届时我军水陆并进,与魏军夹击益州,让刘禅插翅难逃!”
殿中众臣闻言,面露喜色。粮草问题一直是吴国心腹大患,若能从魏国取得大批粮米,无疑雪中送炭。
更何况,攻蜀事成,谁不想分杯羹?
唯有陆逊、顾雍等少数几位老臣暗暗忧心,却又无可奈何。陆逊垂首拱手道:“曹魏刚刚丢了天水,陛下眼下出使,魏帝必然答应,陛下此举,圣极!”
孙权哈哈大笑,举杯道:“好,好!来,满饮此杯!”
殿上气氛热烈,君臣皆以为大局在握。
……
宴散之后,陆逊与顾雍并肩走出殿门。朔风阵阵,吹得二人衣襟飘动。
陆逊望着幽暗天际,低声对顾雍道:
“丞相,今晚主公言谈间,似乎有些……轻敌了。”
顾雍叹了口气:
“陛下刚愎自用,喜怒难测。我等为臣者,唯有尽忠耳。”
说罢看向陆逊,“大都督,东线防务全赖你主持,务必多加小心。”
陆逊苦笑点头:
“末将省得。只是杨仪此人,屡出奇招,当日张合十三万众亦着道儿,咱们不可不防。”
他眼中隐有忧虑,却只能藏于心底。
二人又对视一眼,同时长叹。此时寒月如钩,高挂天边,洒下清冷光辉。
陆逊望着月色,心中暗暗祈愿:“愿此战果真如主公所言,一帆风顺……”
只是,他自己都觉得这念想有些苍白。
两道身影渐渐隐没在长廊暗影中,唯余朔风无声穿行。
成都,蜀汉皇宫。
当杨仪一行风尘仆仆赶回蜀都时,已是半月之后的傍晚。御书房内,刘禅正来回踱步,神色难掩焦灼。
忽然内侍来报:
“陛下,杨丞相求见。”
刘禅精神一振,连忙道:
“快宣!”
话音未落,杨仪已经大步跨进书房,行至殿中便单膝跪地:
“臣杨仪,不负陛下所托,幸不辱命,平安归来!”
刘禅赶忙上前两步,亲自扶起杨仪,言语里透着欢欣:
“爱卿免礼!卿出征在外,朕每日引颈盼归。”
“今闻卿班师,特命百官于明日朝会筹议大事。卿舟车劳顿,先退下歇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