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光夔发了脾气,第三次磋商会不欢而散,也不会再有下一次。
脸色最难看的,当属调查团团长英伦爵士李顿。
仅有的三次磋商会都是他召集的。
但每一次都是只开一个头,就不得不半路流产。
前两次是梅坚毅态度强硬,一言不合就下次再议。
而现在,重光夔更是用出了要投诉,甚至东瀛退出国联的威胁。
在镁光灯的闪烁中,李顿的一张脸阴沉似水。
“真是太过分了,难道国联的态度,只能支持东瀛国才算正确吗?”
坐在旁边的麦考伊抱怨似说了一句,然后起身一边收拾文件,一边继续嘟囔道:“像这样不尊重的国联的行为,我觉得国联有必要考虑一些惩戒措施。”
“比如,限制他们的石油贸易!”
李顿:“……”
不欢而散。
梅坚毅没有接受记者的采访,表情严肃的离开了奉天饭店。
东瀛人要继续打,这原本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这次国联调查团的调查结论,并不会对这一点造成任何影响。
但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通过这次国联调查团的调查,恶化鬼子的外交环境。
眼下倒是看不出什么来。
但只要自己再次战胜鬼子,那就有好戏看了。
英法米都是吸血鬼传人。
一旦小鬼子自身出现破绽,把虚弱的一面露出来,西方列强绝不会错失这样的机会。
一定会趁势扑上去,狠狠的嘬几口。
而这次东瀛人主动退出国联调停,而且态度猖獗,就是一个很好的借口!
所以,接下来的这场作战,应该是倒数第二次对东瀛作战。
只要再打赢,到下一次,就该是联军武力制裁。
自己要跟着分一杯羹不说。
最关键的是,接下来几年没有了东瀛人的直接威胁,终于可以踏踏实实的发展了!
……
“根据目前综合的情报,东瀛已对高丽增兵第五、第六、第八三个师团。”
“并重炮兵第三第四旅团。”
“另有第三、第四、第九、第十二,共四个师团在国内陆续集结。”
“目前第三第九师团,已经在佐世保完成集结,随时可以登船。”
“另外,伴随第五第六第八三个师团赶赴高丽的,还有六个陆军航空联队,各类飞机近五百架。”
“至于海军方面,目前情报还不明确。”
隆州,副参谋长邵平做着敌情介绍。
情报是这段时间,从各个渠道综合起来的。
有情报处派往东瀛和高丽的情报员传来的消息。
也有一帮人发动各自的关系,从国府或是其他地方收集来的消息。
又经过一番综合研判,才得出上述的结论。
“加上高丽驻屯军的第十九师团,此战东瀛人的总兵力,八个师团最少二十万。”
“按照分析,敌人的发动时间,极有可能会选择在二月末三月初。”
“之所以会判定是这个时间段,除了敌人排兵布阵物资准备需要时间,另一个就是气候的原因。”
“如此,我们的准备时间,也会更加充裕。”
邵平话音落下,梅坚毅笑道:“要再加一个原因。”
“第二师团几近全军覆没,连师团长都成了咱们的俘虏,东瀛人也就没必要再火急火燎仓促行动。”
一句话说完,在座的陈富贵李树棠几个人都笑了起来。
第二师团的覆灭会这么快,大概是东瀛人没想到的。
梅坚毅又询问了各部的补充情况。
前后不过二十天,之前的兵员损失已经补充完整。
而之所以能这么快,除了梅坚毅一以贯之的预备役建设,另一个原因,就是陆友三的第十三路军。
五万多兵力直接吃下,虽然是强拉壮丁拉起来的部队,战斗力堪忧。
但用来补充损失,也不比预备役差。
七个师满员,再加上冯占山的部队,还有这段时间零零碎碎接收的其他武装。
目前第三集团军在东北的总兵力,近十五万。
单从账面数据看,在兵力上屈居劣势。
所以几个人说笑几句之后,邵平就提出再从晋省增兵的想法。
这是和陈富贵商议过的。
陈副司令表示赞同。
虽说有连着歼灭了东瀛人两个师团的战绩,但纵观整个作战过程,己方兵力一直处于绝对优势,东瀛人在装备上也要落后不少。
而接下来,吃了亏的东瀛人必定准备充足。
从出动两个重炮旅,就可见一斑,
如果还按老眼光看待对方,是很可能吃亏的。
不过听了邵平的提议,梅坚毅却摇了摇头:“增兵肯定是要的。”
说着,他呵呵笑道:“不过我们毕竟是国府的部队,要增兵,那也得先请示国府。”
听话听音。
一旁的李树棠立刻点头附和:“钧座说的是。”
“这毕竟是对外,国府总不好一直旁观吧?”
“大战在即,投入一点兵力也是应该的。”
“就算是咱们的谭总统,不舍得动用他的黄埔嫡系,给东北军下命令,划拨几支部队归我们指挥,那也是好的嘛。”
说着,李树棠又笑道:“现在东瀛人已经拒绝了国联调停,我想,总统是不好再拿等国联裁决当借口了。”
“就是这个道理。”
梅坚毅点头,冲着邵平道:“把咱们掌握的情况,起草一封电文呈报军委会。”
这算是给谭凯申挖个坑。
他敢派军队来,自己就敢吃掉。
如果不派,舆论是不好交待的。
议定这事儿,散会。
梅坚毅刚拉着陈富贵回到自己的住处,正准备小酌几杯叙叙夜话,戴雨农的电报就到了。
内容只有十几个字:沈已决定率部脱离东北军,投靠江宁。
沈从安,东北海军总司令。
手下舰艇总吨位三万吨,目前就驻扎在蓝岛,和东瀛外遣舰队的一部分舰艇比邻而居。
这人,戴雨农之前就攻略过。
只可惜没能奏效。
最后才退而求其次,开始攻略海圻号舰长关继祖。
那一次关继祖带着海圻号叛逃,沈从安虽然被张逸卿狠克一顿。
不过作为东北海军元老,倒是没有因此被罢职。
而沈从安为了表明心迹,之后更是驱逐了情报处在蓝岛的人。
以表自己忠心。
不过他只是驱逐,事情也算留了一道口子。
所以张逸卿下野之后,情报处又继续攻略。
倒是没想到,自己这边还没下文,沈从安竟然已经决意投靠谭凯申。
把电报反复看了一遍,梅司令真是越想越闹心!
姓沈的就这么看不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