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陈茹居所前,刘基深吸一口气,抬手叩响了门环。
不多时,门缓缓打开,小莺探出脑袋,见是刘基,眼睛一亮,掩嘴笑道:“大人,您可算来了,小姐昨日回去后,可是一直心神不定呢!”
说着,便请刘基进了院子。
陈茹听到动静,从屋内走出,今日的她略施粉黛,一身淡蓝色的罗裙更衬得她温婉动人。
看见刘基,她的脸颊瞬间染上一抹红晕,微微福身:“大人,今日怎么有空过来?”
刘基看着她,只觉得心跳加速,鼓起勇气说道:“陈姑娘,我……我想约你出去走走,有些心里话想对你说。”
小莺站在一旁,眼睛弯成了月牙,忍不住偷笑,还用手肘轻轻碰了碰陈茹,小声嘀咕:“小姐,我就说大人心里有您,这不来啦!”
陈茹用手拍了一下小莺,而后看向刘基,轻轻点头,低垂的眼眸中满是羞涩与期待。
两人并肩走出太守府,朝着城外的溪边走去。
一路上,微风轻拂,溪水潺潺,可刘基却紧张得手心冒汗。
终于,在一处幽静的草地旁,刘基停下脚步,转过身,认真地看着陈茹的眼睛。
陈茹被这一举动惊的后退几步,刘基怕其摔倒,一把搂住了她的腰。
“啊…”
陈茹轻呼一声,下意识地双手抓住刘基的胳膊,抬眸望向他,眼中满是慌乱与羞怯,双颊绯红。
刘基这才惊觉自己的唐突,可手臂触及她腰间的柔软,一时竟舍不得松开,忙不迭地解释:“陈姑娘,对不住,我……我只是怕你摔倒。”
话虽如此,他却没有立刻放手,目光深深地凝视着陈茹。
微风拂过,吹动陈茹鬓边的发丝,刘基见状,鬼使神差地抬手为她捋到耳后,陈茹微微颤抖着,轻咬下唇,声若蚊蝇:“大人……”
刘基深吸一口气,手依旧没有放开,滚烫的目光直直锁在陈茹脸上,声音因为激动微微发颤。
“陈姑娘,从初见之日,你递蒸饼给我那天起,我就暗暗发誓,定要在这乱世闯出自己一片天地!来报答你的救命之恩。”
“后来我历经艰险做了太守,又把你从山贼手里救下,你在我身边照料的日日夜夜,我对你的心意,早已不简单。”
陈茹睫毛轻颤,贝齿轻咬下唇,眼中波光闪烁,欲言又止。
刘基轻轻抬手,拇指温柔擦去她眼角不知何时沁出的泪,哑声道:“我想让你做这世上最幸福的女子,此后风雨有我为你遮挡,荣华富贵与你同享。不知陈姑娘是否愿意与我共赴未来?”
陈茹眼眶泛红,用力点头,哽咽道:“大人,小女子愿意。”
刘基听到陈茹的答复,欣喜若狂,情不自禁地将她轻轻拥入怀中,陈茹也羞涩地靠在他肩头,两人静静享受着这甜蜜的时刻。
就在这时,一道粗犷的声音从旁边传来,“哈哈,我就知道你们肯定能成!”
刘基和陈茹惊愕地循声望去,只见张飞大笑着,像一座小山般从茂密的灌木丛后猛地窜了出来。
关羽和简雍也从一片矮树丛后现身,关羽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简雍则抚着胡须,笑得合不拢嘴。
刘基和陈茹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惊到,急忙分开。
“你们三个,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张飞挠挠头,满不在乎地说:“大哥,我们这不是怕你不敢表明心意嘛!像陈姑娘这样的,打着灯笼都难找,要是被别人捷足先登了,大哥岂不后悔?”
刘基眉梢轻挑,眼中闪过一丝无奈,佯怒道:“你们几个,行事如此莽撞,也不提前知会一声。”
张飞在一旁自个憨笑,关羽微微颔首,脸上笑意未减,简雍轻摇羽扇,上前朗声道。
“主公莫恼,我已请城中最灵验的先生算过,十日后便是良辰吉日,最宜婚嫁,不如趁此把喜事给办了!”
刘基转头看向陈茹,见她脸颊绯红,羞怯地点头默许,便定了下来。
张飞一听,兴奋得摩拳擦掌,扯着嗓子嚷嚷!
“筹备婚礼这事,包在我身上!我这就去找人采买喜烛、红绸,保准把婚礼办得热热闹闹,让全天下都知道俺老张的大哥要娶亲!”
关羽手抚长须,沉稳说道:“我去安排城中护卫,婚礼当日的安保,我来负责。”
简雍接着说:“那我即刻修书,派人快马去请刘焉大人,这种喜事,岂能少了。”
刘基点了点头,刘焉再怎么说也是自己的叔父,虽然不是亲的,但对自己确实不差,包括自己如今的地位也有他的一半功劳,想到自己父母早夭,请他来当个见证人也是不错。
“那就这样定了,诸多事务就麻烦弟兄们了!”
刘基恭敬地向大家鞠了一躬。
几人连忙大喊使不得。
“大哥不必如此,你抓紧跟嫂子造个小刘基出来便是对我们最好的报答了!”
众人听了,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一阵哄笑。
陈茹羞得满脸通红,娇嗔一声,转过身去。
刘基也哭笑不得,作势要去追打张飞,却被关羽笑着拦下:“翼德,莫要再打趣大哥了,赶紧去准备婚礼要紧。”
张飞嘿嘿一笑,挠挠头,一溜烟跑开去操办婚礼事宜了。
接下来的十日,整个太守府都陷入了忙碌之中。
每个人各忙各的,都在为接下来这场盛宴做准备。
蓟县的刘焉看到请帖的时候也是很意外,但转念一想,也该了。
随即吩咐下人购置厚礼,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前往涿县。
终于,到了成亲那天,刘基骑着高头大马,身着红袍,胸前红花鲜艳夺目。
陈茹坐在八抬大轿里,被簇拥着向太守府行进。
一路上,百姓夹道围观,热闹非凡。孩子们在街边蹦蹦跳跳,大人们满脸笑容,纷纷送上祝福。
人群中有人高呼!
“刘太守是难得的好官,今日大婚,真是涿郡天大的喜事!”
“就是,这新夫人看着就温婉,和太守郎才女貌,天造地设!”
刘焉一行人早早抵达,在太守府门口偶遇简雍,二者相谈甚欢。
刘基见状急忙下马,快步上前,恭敬地向刘焉行礼。
“叔父能来,实乃侄儿大幸!”
刘焉笑着扶起他,说道:“基儿,你如今成家立业,我作为叔父,欣慰得很!”
这时刘基注意到刘焉身后还站着一人,身形略显单薄,神色间带着几分内敛与怯弱 。
“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