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琰在她面前站定,嗯了一声,视线落在小豆丁的身上,瞬间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好像在羡慕,又觉得他在此处实在碍眼。
幸好花重锦一直记得她来的重要事情,“云裳,带亦安回去休息,我有点事情要与王爷商议。”
花亦安眼神落在两人身上好一会儿,才跟着云裳回了房。
裴琰在院中的凳子上坐下,随意的翻看着小亦安刚才看的那本书。
花重锦在他对面坐下,并未做任何的铺垫,直言,“吴氏要带我去苏王爷的宴会。”
裴琰刚好看到书本上用不算好看的小楷写着花亦安的这几个字。
心里有些感慨,这孩子聪慧,很多孩子三岁刚开始启蒙,可他这字已经好过绝大部分的同龄孩子了。
骤然的就听到了花重锦的话,他瞬间抬头,“怎么回事?花家怎敢的?”
花重锦却没有太过的意外,“他们有何不敢的?不过是在权势地位面前,我这个亲生女儿并不被排在首位罢了。”
花重锦说完突然意识到,自己怎么在他面前开始感慨起来了?
她本就不喜那花家,他们这样对她重复的利用更是让她对其死心,这是好事,为什么就不自觉的在他面前感慨起来了?
她赶紧收起自己的没有警觉的情绪。
“我并未一口回绝,也应当没有漏出马脚,花家以为我答应了。”
她怕他没有听明白,又道了一句,“王爷若是有局,此行可利用。”
裴琰自古是个无利不往的做事风格,几乎一瞬,他便能将局思虑出个大概,可这一刻,他内心深处却是不想布局的。
看着裴琰好像在沉思,她缓缓道,“王爷只管布局,花重锦以身入局,里应外合,定助王爷成事。”
裴琰直视她那双明亮的眸子,“为何要这样做?”
花重锦真诚的开口,“王爷救了亦安,帮助了我,我自然也要尽自己所能报答王爷。”
“仅此而已?”裴琰追问。
花重锦想了想,重重点头,“王爷帮了我很多,若是不能为王爷做点什么,我心里会过意不去的。”
裴琰想了想,“此事你莫要管,若是前往宴会,也要护好自己。”
花重锦知道,他这是答应了,能还他的恩情,花重锦心里还是挺开心的。
他之所以没有第一时间离开花家,其实也是有了这样的打算的,宣平候虽然不是什么举足轻重的人物。
但她若是依旧在花家,有些东西知道得也比较迅速。
她不是一个喜欢欠别人恩情的人,只要有机会,她就想要把恩情都给还清。
裴琰此人虽然不如传言,但还是要尽快的将京城的事情给解决,然后继续寻找亦安的生父。
“今日过后,我便减少出花家,以免被人看出端倪,宴会上,王爷要如何做局都行,我定全力以赴。”
裴琰无法形容此刻的心情,按理来说,有一个这样全力以赴,里应外合的人,是绝佳好的。
可他心里就是开心不起来。
临了她要回去的时候,还让墨竹追上去,送了她一根金簪。
金簪做工精细,用料讲究,一看就不是凡品,就在花重锦纳闷的时候,墨竹解释,“此物不只是装饰,其柱身锋利,里面淬了毒,见血封喉,必要时候姑娘可用其自保。”
花重锦诧异,这样的好东西,裴琰竟然也舍得给她。
许是看出了她的不可置信,墨竹多了一句嘴,“主子曾说过,他身边的人,不可轻易手上,还请姑娘保护好自己。”
她看得出来,他身边的人都是武艺高强且忠心的。
能让人这样死心塌地地追随,他自然有过人之处,或许这便是其一了。
她将金簪收好,微微屈膝,“还请替我转告王爷,花重锦虽然是小命,但不是谁都能取得,没有看到花家落败,苏王爷倒台,花重锦是不会死的。”
墨竹被她眼中的那份坚定给震撼到。
他或许明白,为什么这满京城就只有一个花重锦能够入主子的眼了。
她本就不是什么善茬,年幼时候吃尽苦头,好不容易回到亲生父母身边又被陷害失去了清白有孕。
在整个青城山的时候,也是遭遇了险些丧命的困难,这样的人还能如此的坚强,明事理。
说实话,不只是主子,他们这些暗卫见了都是敬佩的。
墨竹恭敬的行了礼,目送她离开王府,这才转身去复命。
裴琰在书房,宣纸上落下了一个人名,正是苏王爷。
见到他进来,开口,“她离开了?”
“回主子,大姑娘已经回了,暗中有人护送。”
裴琰点头,“这两日苏王爷有动作,你吩咐两个机灵点的暗中保护,若是她受了一点伤,就别来见本王了。”
墨竹出去吩咐的时候,管家小跑进来。
“主子,苏王爷的帖子。”
那个反复花纹的帖子上,盖着专属于苏王爷的印章,这便是他地位的象征。
以往的宴会,他都很少赴宴,可这一次他却主动问,“去查这次宴会都是做些什么。”
管家已经调查清楚,赶紧汇报上来,“回主子,收到帖子的无外乎是京中的权贵,不过这一次,好像三皇子那边的人比较多。”
这苏王爷或许想用宴会掩人耳目,实则是聚集三皇子的人商议大事。
可这样的时候为何要叫上他?就不怕自己的事情暴露吗?
裴琰有些想不明白。
不过既然要布局,那便只有深入局中,才能更好的破局。
苏王爷是上京城之中,最喜欢举办宴会的,不管有没有由头,他只要想举办,那就不需要理由。
世人都说苏王爷有了大好的权势,却整日的寻欢作乐,若是他手中权势落入旁人手中,指不定已经颠覆了朝堂了。
或许他也是用这一场又一场的宴会来迷惑世人的眼睛,让众人都以为他是一个只知道玩乐的闲散王爷。
但实际上,手早就深入了朝堂,深入了皇宫。
花重锦这日被吴氏打扮得美不胜收,穿着装饰也都是上京城中数一数二的。
花重锦不着痕迹的将那只金簪插入发间,并未引起吴氏的注意。
吴氏只顾着欣赏女儿的美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