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各藩国打着友好交流,切磋沟通的旗号与东文国较量,既是示威,也有试探之意。
番外蛮夷之人,虽身体强壮,崇尚武力,但不及东文国练武之人招数玄妙。
凌稷这些年活跃在朝堂,招揽了不少能人,自己也学到了一身好本事。在与藩国的武比之中,以巧破力,以智取胜,胜虽胜了,却让对方有些愤愤不平,不算十分的服气。
而东文国文化传承悠久,若是谈经论典,比诗词歌赋,藩人绝无可能胜出。所以,他们对这场文比也花了心思,也精心筹备了许久。
东文国一直以天朝大国自居,各小国不服,这次,他们带来一件宝物,一张尚未全部绘制完成天下山川地理舆图。
图中,不仅有东文国及周围各小国的山川地貌,还有海外一些岛屿,国度。虽未曾绘制完成,也比东文皇家所收藏的舆图面积广阔。
这张图,是南越王偶然得到的,这次特意拿出来给使团作为比试之物,并且设下了赌注。
若东文国赢,舆图留下,南越国开放与东文相接的海港码头,南越国应收的通航税费减五成。
若南越国胜,东文国通航入南越港的货物种类由南越限定,且税收增四成。
看上去,这比试很公平,其实用心险恶。
但东文既然以大国自居,就不能不接招。
南越国的比试内容是双方各出一人,互相在舆图上挑出一个地方,让对方说出此地的名称,地理状况,风土人情,特产国情……
总之,谁对这张图或者说对这天下的山川地理了解的越详细,越全面,谁就获胜。
这张图,不知道南越国已经得到了多久,肯定已经仔细研究过了,这是明晃晃的作弊!
但还是那句话,东文国不能不接招!
太学,国子监,朝廷内的饱学之士们都不敢应战。一片尴尬之中,未满十七岁的睿王凌瑾自荐接下来了这场比试。
结果,完胜!
他不仅将对方挑出的地方地理风情如讲经论文一般当堂向众人仔细介绍了一番,还对所谈论地域的国情政策,人文教化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南越国不舍赌注,不顾双方的论述明显的高下之别,想要判个平手,企图不了了之。
凌瑾直接提笔在舆图上绘制不明的地方添上了两处,将图绘制的更圆满,接着侃侃而谈,将这两处地域讲的详尽不说,还建议了出行此地的交通方式,推算了往来时间……
此举让南越国彻底哑口无言。
东文国既得颜面又得实惠。
睿王凌瑾一时间才名溢满朝堂,背后倾慕者无数。
……
哥哥如今竟如此厉害!水瑶心中既惊讶又欣喜。
“睿王凌瑾确实不凡,但他这一次也等于走到了台前,今后不太可能继续蛰伏了。”景昭分析道。
“你若想成为他背后的助力,关键时候的奇兵,就更应该隐藏身份,提高实力。”景昭告诫水瑶,
“你们血脉相连,彼此越重视,就越容易成为对方的软肋,如果你过早卷入,而且自身没有强大的实力,不但对凌瑾毫无帮助,反而会成为他的拖累,很容易被别人利用,成为制衡凌瑾的筹码。”
听了景昭的话,水瑶心中一凛,有些火热的心立刻冷静下来。
当年的事情还没有弄清楚,哥哥又卷入了储君之争,前路不明,又充满荆棘,自己现在确实还是提升实力为第一要务。
但只提升武力值有用吗?朝堂上那些勾心斗角,自己真的不会,而且真的很厌烦。
她水汪汪的眼睛看着爹娘。
知女莫若母,芸娘看着她苦兮兮的样子,笑的大眼弯成了月牙。
“傻丫头,一人技短,二人技长。你不想动脑子,多找几个爱动脑子的人帮你不就行了。”
她看看景昭,悄声在水瑶耳边说: “你看,我身边有你爹后,脑子基本就不用了。”
景昭: 芸娘啊,你当我是不存在还是耳朵聋啊,再说,没脑子是件很光彩的事吗?
水瑶: 娘,你这是在暗示我要找爹做军师吗?貌似我掌控不了爹爹啊?
……
又是一个春夏秋冬的四季轮回。
金秋送爽,气候宜人,一队披红挂彩的报子,敲锣打鼓的来到了萧家村报喜。
站在景家大院门前,高声唱诺的着: “恭喜贵府田文杰田老爷高中!”
田文杰中举了!
田家真的出了个文曲星,萧家村又沸腾了,这次,真的摆了三天的流水席。
没办法,从萧老村长到田守礼都执意要庆祝。
萧家村现在今非昔比。早已不再是苦哈哈的甚至吃不饱饭的时候。
田文杰的良种培育在他和助手田铁柱(姜婶子的长子,田春草的大哥)的不懈努力下,已经开始在村中推广,并小有成效,村里不缺吃的了。
云放的药草长得蓬勃旺盛,已经蔓延了嵖山大半个山坡,村里的人都已经大半的人都已经学会了普通的药材炮制,挣到了银子,手头宽裕了。
田守礼的酒楼已经开到了府城。林芳带着萧老村长的孙子萧亭西去了京都,正在选址开店。听说有些波折,但林芳是见过世面的人,稳得住,而且梅老太太已经回京都一年了,在背后给了她不少的助力。
田守礼现在带着萧多金和村里的几个孩子打理府城的酒楼和县上的酒店,本来干的挺起劲的,儿子中举了,他忽然觉得有些忐忑,怕自己生意越做越大,等儿子当了官儿,于官声有碍,万一反而不美。
心里暗暗决定,等萧多金他们几个孩子历练出来,就把酒楼托付给他们,自己回家养老。
镇上的嵖岈食肆也还开着,已经交给萧多银和她娘一起经营,张英子的豆腐坊在县里也开了分店,她还在县上的酒楼里参了小小的一股,手中开始积蓄起了银子,她小叔子也中了秀才,一家人和乐融融,都觉得这媳妇娶对了,旺家!
云放如今神医之名已经传到了府城,府城都经常有人请他去看病。
连知府杜大人都曾经请他过府看过诊,为他的医术折服之余,杜知府总觉得这位长得玉树临风的年轻神医有几分熟悉,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