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郭婉儿喜欢景家三公子,这事倒是很多夫人小姐都有所耳闻,但东文对未婚女孩的约束不算太苛刻,只要没有什么实际的不轨,少年慕艾,少女怀春也只当是一段佳话笑谈。
但若真的要谈婚论嫁,还是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以,郭家小姐以前的行为,大家都只当是小女孩玩闹,有些人还因此质疑武将家的家教不严,但也没人相信景郭两家会联姻,毕竟郭大将军还在北疆驻守,郭夫人一个妇道人家怎么可能一个人就敢把女儿的婚事定下来,而且还是这么一桩不符合常理的婚事。
然而,让人惊讶的是,景郭两家行动迅速,没几日就已经开始三书六礼的商讨婚事,花红柳绿的送聘礼了。
直到后来,才有人打听出来,这桩婚事居然是皇上亲口赐下的,按说御赐的婚事办的多高调都不过分,可无论景家还是郭家,都办的中规中矩,一点都没有因为京城权贵们前些日子的冷落而太过低调,也没有因为这桩皇帝御赐的婚事而张扬。
就连一向特立独行的郭婉儿郭大小姐,都开始变得深居简出起来。
只是作为长公主在京中唯一的好友和景家的准儿媳妇,郭婉儿常常在长公主在宫中祈福的日子里去公主的别院料理一下那个没有主人的院子,听说也是公主和景家的意思。
还有消息灵通的人打听到,这皇上之所以要给景三公子和郭大小姐赐婚,也是长公主在皇上面前美言过。
这么看来,长公主又好像没有失宠。
总之,扑朔迷离,让京城中的墙头草们一时间失了方向,索性都消停了。反正做多错多,不做不错,在这方向不明的时候,还是谨慎点好吧。
而准嫁娘郭婉儿这一阵子心情一直在激动,惊讶,欣喜中反复跳跃。
怎么今年喜事这么多呢?
她先认识了一个和自己投脾气的姑娘,然后这姑娘竟然成了长公主,而且长公主还算是景三公子名义上的堂妹,关键是长公主还同样喜欢自己,接下来探知了自己的心意,还说服皇上给自己和景三公子赐了婚……
这一连串的惊喜让她天天像活在梦里。
直到她接到公主传信让她帮着照顾院子。
她一边喜滋滋的去别院一边想,她一个还没料理过家事的闺阁小姐能帮上什么忙呢?不过,既然公主信任,自己还是去看看吧。
却没想到在别院竟然见到了公主本人。
公主对郭婉儿非常热情,还戏称她嫂嫂,让一向豪爽的婉儿都闹了个大红脸。
婉儿很好奇公主怎么能出宫,水瑶叹口气说自己为了给母后治病,夸下了海口,如今却没有当初设想的那么简单,还欠缺几味名贵的药材,需要慢慢寻找。
然后,水瑶拜托婉儿捎信给郭大将军,在北疆帮着找寻找寻,郭婉儿自然是满口答应下来。
水瑶还说自己这次没能治好母后,让皇上的脸上也有些不太好看,所以,才封闭宫门做给别人看看,但是虽然父皇并不太限制自己,自己也不太像之前那样容易出宫门了,也不太方便和她见面,让她不必疑惑。
婉儿也没多想,爽快的应了,回去就赶紧给爹爹写了信,着人赶紧送往了北疆。
却不知她的送信人在出京不久的投宿中被人下了药,昏睡了一夜,信件在被人拿走后一字不落的抄写后又原封未动的送了回来。
那盗了信的人在黑夜里折返回来京城,偷盗誊写的信却一式两份,一封送往了靖王府,一封却送往了一处京城的不起眼的富商家中。
靖王凌稷看到这封抄录的信件,内容到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无非是封女儿写给爹爹的家信,只是信中着重说了自己与景家的婚事以及两家准备定下的婚期,称赞了长公主对自己的平易近人和亲切有礼,说明长公主现在遇到的麻烦,让郭大将军务必要帮长公主寻觅几味罕见的药材,还在底下附了几味药材的药名,只是凌稷一个也不认识。他抄下来给府中的府医和御医院的御医都看了,都说是极罕见的药材,有两味还是传说中的神药,从来没有人见到过。
这让凌稷稍稍放下了心,然而转念想起郭大将军竟然这样间接和凌瑾扯上了关系,心里顿时又不痛快起来。
自己跟凌瑾相比,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身上有军功,手里有兵。那个郭末是世代的武将出身,在东文,底蕴可比自己的外家安家要强多了,只是安家是新贵,在父皇登基的时候出过力,也曾结结实实的打过几场硬仗,这些年又有母妃的原因,所以才在东文的武将中一时风头无两,但这郭家虽然这几年沉寂低调,但却世代领兵,他自己又多年来一直驻守北疆,将那里经营的铁板一块,实力不容小觑。
不过从信上看,幸好他们也才刚刚开始接触,还没有结盟,自己只有趁着他们还没有达成共识之际,快刀斩乱麻,早日让父皇下决心立太子。只要自己占据了绝对优势,明了身份,这些自诩为忠臣良将的人,是不会违背父皇的意思的。
靖王凌稷很快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更加坚定自己需要快点做出让太康帝凌南苍高看一眼的功绩来。
只是,万事俱备,只欠缺一个契机,这件事,让凌稷夜里都睡不着,辗转反侧,冥思苦想。
而另一封信,此时却在一个面色阴鸷的青年男子手中化为了灰烬。
“这两兄弟,文斗不过瘾,都开始争兵权了,呵呵,这也好,就让他们自己斗个你死我活才好。”
他的嘴角带着一丝讽刺的微笑,阴恻恻的说。
“东文,好久没有这么好看的戏码上演了,这次,就让咱们帮他们一把,让他们打的更痛快一些,给咱们这位太康帝一个惊喜,呵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