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诡异的签到
凌晨五点半,江城市政府大楼的灯光次第亮起。
三楼东侧的副市长办公室内,林振国的骨灰盒静静躺在红木书柜上。这位曾在任上创下“全年无休”纪录的“拼命三郎”,于半年前因突发心梗倒在了会议室,从此再未踏出过这间办公室半步。
“叮——”
电子签到系统突然发出提示音。正在值班的秘书小刘猛地抬头,监控画面里,林振国的工位上不知何时出现了一个模糊的身影。那人穿着笔挺的藏青色西装,左手腕戴着佛珠手串,右手正虚握着签字笔,在文件上机械地划动。
“林市长?!”小刘惊呼出声。
整个办公室瞬间陷入死寂。
第二章:永不下班的“市长”
自那日起,林振国的“幽灵办公”成了江城官场最大的谈资。
“凌晨三点,我路过他办公室,灯还亮着,窗帘缝里透出人影。”环卫局的小王在茶水间压低声音说。
“上周五我加班到九点,看见他站在走廊尽头,对着空荡荡的电梯口点头。”信访办的张大姐打了个寒颤。
更离谱的是,每到工作日早晨八点整,林振国的工位上总会准时出现一份“今日工作计划”:
8:30 市政会议(附会议纪要模板)
10:00 督查老旧小区改造进度
15:00 审核新城区规划方案
这些文件通过加密邮箱发送至所有副市长、局长的邮箱,署名永远是“林振国”。
“这简直是古代的‘阴兵借道’啊!”在市政府工作二十年的老主任王建国摇头叹道。
第三章:新任市长的“破局”
八个月后,周明远调任江城市长。这位曾在国企改革中“砍掉”二十个僵尸企业的“铁腕书记”,面对林振国的“幽灵办公”现象,只是淡然一笑:“不过是权力执念作祟。”
上任第一天,周明远就收到了一份匿名快递——一顶黑色皮质仿古官帽,帽檐处还缝着两道金线。快递单上没有寄件人,只潦草地写着:“小心林振国。”
当晚十点,周明远换上便装,悄然来到市政府大楼。整栋楼空无一人,只有林振国的办公室亮着微光。他推开门,果然看见那个熟悉的身影正对着空气讲话:“小刘,明天九点把城东那块地皮的拍卖方案送来。”
周明远轻笑一声,从公文包里取出笔记本电脑,打开视频会议软件:“各位,现在召开临时党组会议。”
林振国的鬼魂猛地转身,瞳孔骤缩——屏幕里,周明远身后坐着全体副市长、局长,每个人的工位上都亮着台灯。
“现在需要讨论的是……”周明远的声音在空旷的办公室回荡。
林振国的手悬在半空,钢笔尖滴落墨水,在文件上晕染出深色痕迹。
第四章:灵魂的“早退”
次日清晨,小刘像往常一样七点四十分来到办公室。当他推开林振国办公室的门时,愣住了——工位上空空如也,佛珠手串散落在地毯上,文件柜最底层多出一张泛黄的便签:
“终于能下班了。”
与此同时,周明远的手机收到一条匿名短信:“您赢了。”
第五章:后遗症与启示
林振国的“幽灵办公”事件并未就此平息。
《江城早报》头版头条以《副市长“附体”办公室?科技局深夜排查灵异事件》为题展开调查,文中引用心理学专家的观点:“这反映了部分官员对权力的病态依赖,甚至将工作场所异化为精神寄托。”
而周明远在市委会议上提出的“去官本位化”改革方案,意外地获得了广泛支持。新政策包括:
1. 取消“一把手”末位发言制,改为“民主集中制”;
2. 建立官员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开展心理辅导;
3. 推行“弹性工作制”,允许公务员每周有一天“无会日”。
第六章:轮回与新生
半年后的清明节,林振国的墓前多了一束白菊。
“爸,我辞职了。”林晓雯将辞职信轻轻放在墓碑前。这位原本在发改委任职的“官二代”,因无法摆脱父亲“幽灵”的阴影,最终选择离开体制。
“其实,我早就该放下了。”她望着墓碑上父亲微笑的照片,突然想起父亲生前的最后一句话:“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第七章:新的轮回?
两年后,周明远调任省里。临行前,他特意回到江城。
在市政府大楼前,他看到一群年轻人正在拍摄短视频。镜头里,林振国生前最爱的银杏树正飘落金黄的叶子,树下的电子屏上滚动着一行字:
“权力是责任,不是枷锁。”
周明远望着屏幕,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