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得了李氏的最后通牒,十月没大放在心上,毕竟有一就有二,反正闹一回也是闹,闹两回也是闹。
可秦许之着急了。
再能折腾也只是个姑娘家,终身大事可是实实在在捏在父母手里,于是秦许之暗暗拿定主意,回头要去趟二爷爷家,叫二爷爷和大婶子也在那边儿帮着留意留意。
再说另一边,楚良夜被逼着去了二姨家,果然最后确定那姑娘就是二姨想要他相看的。
所以不止请了他们娘俩,还把那李家姑娘连带她爹娘甚至奶奶都请了过来,说是平日里也素有来往,正好一起热闹热闹。
期间,这位李家姑娘便十分勤快的帮着屋里大人拾掇碗筷,端茶倒酒,还亲自下厨做了几个菜。
不管楚良夜中不中意,反正他老娘回来就一直夸。说那姑娘模样好,性情好,又会做女工,眼见着又会操持家务,说话也笑眯眯的很讨喜。
其实,楚良夜知道,最让他娘动心的还是那姑娘的父母开出的条件。
那姑娘的母亲,也姓孟,提及儿女婚事的时候,便委婉的提到,说闺女将来出门子只要夫家十两银子的彩礼,还额外给二亩地的嫁妆。
自然了,因着这一次只是打着吃饭的名义见一面,所以只当寻常闲说话,谁也不会捅破窗户纸,避免亲事不成,日后尴尬。
不过,据楚良夜自己看,两桌子人加起来,除了他,好像所有人都很满意。
这会儿楚良夜换了身寻常干活穿的短打衣裳正在院门口劈柴禾。
楚婆子孟氏和大儿媳魏氏则正在院子门垛子跟前的木头墩子上,一个捧着笸箩给孩子做衣裳,一个则在削土豆皮。
看着眼前闷头干活的三儿子,老太太忍了半晌,终于忍不住了!
“你倒是哪里不满意你说呀?从小就这德行!跟个锯嘴葫芦一样!”
楚婆子五十大几的年纪,人长得干瘦,一头花白的头发挽了个规矩的圆髻,只一根寻常的木头簪子簪在头上。
一身暗灰色棉布裤卦,也已经洗的发白,不知道穿了几年了。
因着常年劳作的缘故,脸上泛着庄稼人特有的暗黄,这会儿盯着不知到底在想什么的三儿子,恨的想上去捶他一顿。
大儿媳魏氏,才三十出头,人长得文静白皙,却也娇弱些,这会儿上身穿了件红底白色碎花的褂子,下身一条灰黑色的裤子,也乖巧的在婆婆身边坐着。
不过因着绣活做得好,家里也部指望她干重活,寻常就只管做些院子里的轻松活计就是。
而且正因如此,虽然大儿子都可以娶亲了,却看着仍旧十分年轻,秀气。
不说多漂亮,不过比起其他日日劳作的妇人,看着要白净许多。
这会儿见婆婆愁的这般,就笑眯眯的劝道:“娘,你也别太急了,小叔这么本事,终身大事他心里自然有数!您老不如等他哪天自己有了中意的,直接帮人家跑腿去下聘就是了!”
说着就捂着嘴轻笑了起来。
老太太翻了大媳妇一眼,呵斥道:“等他说?!再等他张嘴,我老婆子脊梁骨都要被戳烂了!人人说我偏心,说三个儿子,老大老二孩子都能打酱油了,结果老三二十多了,媳妇的边儿都没摸着!还说我故意用三儿的钱供儿孙读书,不给人家成家呢!哼!”
想起外头传的闲话,老太太就气得慌。可谁又知道他儿子都是被镇上冯家那个骄矜的丫头给耽搁的,才至今未娶!结果,锅就都甩她这儿来了!
魏氏看了眼仍旧闷头干活的小叔,软和一笑,道:“说起来,我家迎辰确实是沾了小叔的光,这几年进学,笔墨纸砚的,没少花小叔的钱。”
魏氏无心的一句话,落在老太太耳朵里却觉得打脸的很,脸色即刻就不好看了!
“哦,是!怪我们两个老的没本事,供不了孙子读书,还得靠他叔!”
老太太气哄哄的一把将土豆摔进簸箕里,起身就要走。
“娘。”
老太太顿了顿,又收回脚坐下了。
“干啥!”
“我有相中的人了。”
“什么!”
“谁!”
婆媳二人俱都十分吃惊!
楚婆子以为自己听错了,愕然的看了眼同样吃惊不已的大儿媳,才狐疑的问道:“真的?这回可是真满意啦!”
老太太立即笑的眼角和额头都是细密的褶子。
楚良夜随手将斧子扎到旁边一截木头上,用袖子擦了擦汗,点点头道:“嗯,潘家村一户姓秦的人家,那姑娘好像是叫…十月。”
“啥!你相中谁了?”
老太太满以为他看中的是晌午见的那个李家姑娘,不曾想冒出来个什么十月。
老太太揪着眉头半晌也没明白,这是哪家的,遂又问道:“你见过了咋的?我怎么不大知道!”
“就是,怎么没听小叔提过。”
楚良夜微微思索了片刻,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她们家具体住哪,我只知道那姑娘的母亲,是今天那个李家姑娘的亲姑姑。哦,对了,她之前和潘家村杀猪的那个老杨家三小子议过亲,不过应该是已经黄了。”
“啥!还议过亲?”
楚良夜有点儿不高兴了,不娶妻老太太整日念叨被人戳脊梁骨,如今有了合眼的又挑拣上了。
“怎么,议过亲事而已,又不是嫁过人,用在意么?”
楚良夜说话就要往院子里走去,结果到了院门口复又回头嘱咐道:“对了,她娘应该开口就是二十两聘礼银子。这个钱我虽然也能凑上,可是还要置办其他下聘的一应东西,就不大够了。所以,我自己出一半,剩下的一半,家里帮我出吧。”
“什么!!!二十两!!!”
老太太蹭就蹦了起来,在儿子面前比划着两个枯树枝一样的手指头,觉得自己都快幻听了!
“她是天仙那,要二十两!就是镇上那个冯家…”
老太太在儿子突然森冷的眼神中,哑了火,赶忙把话咽回去了半截!
“这个话头往后不许再提,尤其我媳妇进门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