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人工智能领域不断涌现出令人瞩目的创新力量。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公司deepSeek的横空出世,迅速在全网掀起热潮,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然而,伴随着这份热度而来的,并非只有鲜花与赞誉,还有如影随形的仿冒账号与诈骗风险,正如同许多科技爆款(如chatGpt)所经历的那样,给用户带来了诸多困扰与潜在威胁。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2月7日报道,deepSeek在6日通过社交平台发出呼吁,警示外界警惕与自身相关的仿冒账号和不实信息。公司在微信公众号发文指出,部分仿冒账号与不实信息已对公众造成误导与困扰。deepSeek明确表示,仅在微信、小红书和x(前身为推特)拥有唯一官方账号,除此以外,任何以deepSeek或相关负责人名义发布公司信息的账号均为仿冒。这一举措旨在引导公众准确辨别官方信息来源,避免因虚假信息而陷入不必要的麻烦。
然而,仿冒之风来势汹汹,远不止账号层面。中国网络安全企业奇安信披露,仿冒deepSeek的网站、钓鱼网站数量已超过2000个,且增长速度惊人。这些仿冒网站手段狡猾,通过使用相似的域名和界面来迷惑用户,其背后隐藏着险恶用心。它们或是传播恶意软件,意图破坏用户设备的安全系统;或是窃取个人信息,对用户的隐私构成严重威胁;更有甚者,通过骗取订阅费用等方式,直接侵害用户的财产权益。
与此同时,骗子们还紧跟技术潮流,利用大众对deepSeek的热情,玩出了更多花样。他们推出所谓“deepSeek加持”的空气币,这种毫无实质价值的虚拟货币,纯粹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诱使不明真相的投资者入局。甚至出现了宣称可以购买deepSeek内部原始股的网站,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试图骗取用户的巨额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奇安信提到这些仿冒deepSeek的域名分布呈现全球化特点。其中60%解析Ip位于美国,其余则主要分布在新加坡、德国、立陶宛、俄罗斯和中国等国家。这意味着用户面临的网络攻击来源广泛,形式复杂多样。不同地区的攻击者可能采用不同的诈骗手段和技术,使得用户在防范时难度大增。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用户需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获取deepSeek相关信息时,务必通过官方指定的平台和账号进行了解。对于来路不明的网站链接,尤其是那些看似与deepSeek相关的仿冒域名,切不可随意点击。在涉及投资、交易等行为时,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所谓的“高额回报”冲昏理智。
而对于监管部门和网络平台而言,也应加大对这类仿冒和诈骗行为的打击力度。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技术监测,及时封堵仿冒账号和网站,从源头上遏制此类不良现象的滋生。同时,加强对公众的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大众识别诈骗手段的能力,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deepSeek的爆火本是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一次高光时刻,但仿冒与诈骗的阴影却给这份荣耀蒙上了一层阴霾。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让科技创新的光芒在纯净的网络天空中闪耀,让用户真正受益于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与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