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卿沈大人进行了认子仪式,不止通知了沈家族长,还通知了林家。
顿时间关于沈家喜得三胞胎的消息传遍整个京都。
就连帝王都对这即将登入沈家族谱的三个孩子进行了赏赐。
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三个小家伙身上也有他的皇家血脉。
德妃娘娘也难得的获得帝王特准,回娘家为其弟祝贺。
顿时沈家那是张灯结彩,喜气满溢。
孩子还小,所以就不抱出来了,只是来了健康的长辈,能够看看。
所以,到最后真正见过三胞胎的人没几个。
人还没长大呢,私库已经堆满了各种稀世奇珍。
林氏从此以后几乎把生活重心都放在了孩子身上。
说来也是福气,这三个孩子别看不是那种肉肉壮壮的,但是身体很好,很少生病。
好几次,林氏都怕孩子们受凉,没想到一点事没有。
对于此,她也只能感谢上苍,让她拥有了这么健康的三个孩子。
不过即便如此,林氏那也是对孩子们的吃喝拉撒了如指掌,还请了大夫开了药浴。
沈抑尘根据三个孩子的八字,给三小个取了名字,沈榕瑾,沈榕珏,沈榕蓉。
平日里就叫小名:瑾儿,珏儿,蓉儿。
林氏觉得一天好充实,充实到她都不大留意沈抑尘什么时候走的,什么时候回来的。
这么忙的时间里,林氏居然抽空去了一两场姐妹聚会。
因为有了孩子,所以之前的阴郁也一扫而空。
她去了都是向好姐妹们咨询怎么带孩子?
心情好了,人也变得容光焕发。
感觉人都有了回春的感觉。
太傅夫妻也是会捡着孩子睡醒的时候过来探望,会跟三个小家伙聊聊天说说话。
当那三双一模一样的眸子,用不同的眼神看向你的时候,就能很清晰的分辨出他们是谁。
“老爷,你看瑾儿像不像抑尘,珏儿像不像他二叔,我们的蓉儿可比她姑姑漂亮多了。”听听老夫人的话,现在居然连德妃娘娘都要往孙女后头稍稍了。
“我们家瑾儿比他爹出息,珏儿……肯定也比他二叔厉害,我们的蓉儿是天下最可爱的乖囡囡。”太傅也不遑多让。
这就是所谓的隔辈亲吧。
以前在眼里各种还算过得去的子女们,在有了孙辈后,就成了背景板。
“父亲怎么就肯定,这小子会比我出息?”沈抑尘无意间听到这话,多少有些好笑,不由发问。
他沈抑尘的今天是多少人可望不可及的,他的儿子固然不会差,但是能不能超过自己,两说。
“老夫能教出一个你,难道就不能教出第二个你吗?”太傅冷冷瞥他一眼,毫不留情的开怼。
这在之前可是从未出现过的景象。
林氏只是抿着唇浅笑。
在她看来,孩子只要健健康康长大, 平平安安的就不会差。
确实,有公公亲自启蒙,孩子怎么会差呢?
“瑾儿是不是?我们瑾儿以后一定比你爹爹出息,对不对?”太傅抱着老大,说着让沈抑尘扎心的话。
好似听懂了祖父的话,小家伙居然回应了:“嗯”
“真是祖父的宝贝孙子,没给祖父丢脸。”太傅更是高兴得抱着老大溜达,这小子跟沈抑尘小时候一模一样。
这怎么能不让太傅挂心。
“我们不听他们的,我们珏儿将来肯定是大英雄,我们蓉儿只要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就好了。”老夫人逗着另两个孩子。
好似怕他们听懂了太傅和沈抑尘之间的对话,让他们觉得长辈偏心。
“父亲母亲当年也是这么对待我们兄妹的吗?”沈抑尘也是亲眼看到父母亲对待孙辈的态度,有了这样的反思。
“你们哪有我们瑾儿、珏儿、蓉儿可爱。”老夫人那是一点情面都不留。
“母亲,孩子们的百日宴大办还是小办?”眼看孩子们都快满百天了,林氏要着手准备了。
她很矛盾。
一方面想要大办,把这些年压在心头的抑郁借此机会全都杨散出去。
另一方面,她又不想大办,孩子还小,这么平平安安的长大就很好。
若是大办,冲撞了,就得不偿失了。
“不管大办还是小办,我们都没意见,你顺着你的心意去做就行。”老夫人直接放权,孩子是林氏面上的,她不干预。
“媳妇觉得孩子们百日宴是喜事,本想着大办一场,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可媳妇又怕人多,难免有冲撞,若是影响了孩子就不好,所以媳妇就想,到时候我们家里人一起给孩子庆贺庆贺就行,多余的人就不牵扯了。”林氏想了想,还是把心中顾虑说了出来。
虽然老夫人从未说过她什么,并且也是真心信任她。
但是她还是把顾虑说了出来,免得心生嫌隙。
“一切以孩子为重,你考虑的对,到时候就我们一家人高兴高兴。”老夫人满心满眼的孩子,根本不会去多想林氏的顾虑。
“今天太阳好,走,跟着祖父去晒太阳。”太傅一手一个,左边是瑾儿,右边是珏儿,眼神示意沈抑尘抱起蓉儿,一起往外走。
呜呜泱泱,丫鬟们又是在草坪上铺垫子,又是准备各种可能需要的东西。
早晨的阳光很暖,并不会灼伤孩子们娇嫩的肌肤。
太傅索性把襁褓打开,让两个小子趴着,让太阳晒一晒他们白白嫩嫩的小屁屁。
蓉儿穿了一个小肚兜。
三个小家伙小肚子着地,小手小脚胡乱的挥舞着。
小脖子也是硬挺挺的抬着,好像小王八。
这话是怀庆公主会说的,她之前看娃娃们趴着的时候就是这么说的。
这话说出来,就被黄大夫瞪了一眼。
几个丫头也是敢怒不敢言。
哪有当娘的说自己的娃是小王八的。
这边的沈府子孙在怀,其乐融融。
那边的燕州,因为公主的露面,死水一般的权贵们,借此机会活跃了起来。
怀庆隔三差五的出门赴宴,虽然不是天天歌舞升平,但是也多少冲淡了她那少得可怜的思儿心情。
关于皇后娘娘的过往,也在燕州权贵的嘴里一点一滴的从点到线,从线到面。
慢慢的一个鲜活的皇后娘娘出现在了怀庆的脑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