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芷兰越说越激动,眼神也越来越亮:
“一个身负重伤,本该牺牲的英雄,却依旧在浴血奋战,创造奇迹!现在,他只剩最后一口气,急需救治!” “如果我们把这个消息,通过各种渠道,尤其是报纸和电台,散布出去……”
“到时候,全国上下的目光都会聚焦到这里!民众的呼声,会形成巨大的压力!”
“无论是闫长官,还是金陵方面,他们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对民族英雄见死不救吗?”
“为了维持民心士气,为了他们的脸面,他们也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来救朱豪!”
“借飞机?提供最好的医疗资源?这些都将不再是问题!”
周芷兰的分析,如同拨云见日,让原本绝望的众人,眼中重新燃起了光芒。
虽然听起来有些冒险,甚至有些“利用”英雄的意味,但在这种绝境下,似乎是唯一可行的办法了!
王铭章第一个反应过来,一拍大腿:“对啊!周小姐说得对!他奶奶的,老子怎么没想到!”
池峰城也点头:“此计可行!朱师长现在是全国的旗帜,他的安危,牵动着无数人的心!”
赵师长沉吟道:“利用舆论施压……确实是一步险棋,但眼下,也只能如此了。”
孙震看向黄季宽,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决断。
“好!”孙震拍板道,“就按周小姐说的办!”
“立刻联系后方的报社和我们信得过的记者!把乏驴岭大捷和朱豪重伤垂危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散播出去!”
“另外,我们也要立刻向第二战区司令部和金陵统帅部发电,汇报战况,重点强调朱豪的伤情和急需转运救治的情况!”
“双管齐下!我就不信,他们能无动于衷!”
命令立刻传达下去。
通讯兵开始忙碌地收发电报。
几名识字的军官,开始根据周芷兰的口述和众人的补充,撰写详细的战报和新闻稿。
压抑的气氛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紧张而充满希望的忙碌。
周芷兰看着众人忙碌的身影,又回头望了一眼那扇紧闭的房门,双手紧紧攥在一起,心中默默祈祷着。
朱豪,你一定要撑住!一定要等到……希望的到来!
……
太原,晋省首府。
《晋绥公报》的编辑部灯火通明。
总编焦躁地在办公室内踱步,烟灰缸里塞满了烟蒂。
“还没有乏驴岭那边的确切消息吗?前线战况到底如何了?”他对着一名年轻编辑吼道。
年轻编辑满头大汗:“总编,电话线路时断时续,鬼子的飞机白天又炸了一次,通讯太困难了!”
就在这时,一名译电员兴奋地冲了进来,手里挥舞着一张电报纸。
“总编!总编!大捷!乏驴岭大捷!”
“什么?!”总编猛地停下脚步,一把抢过电报。
办公室里所有人都围了过来,伸长了脖子。
电报的内容简短,却字字千钧:
“乏驴岭守军与援军里应外合,成功突围!此役,毙伤日寇五千余,缴获甚众!更阵斩日寇少将旅团长上月良夫!”
“好!好啊!!”总编激动得浑身颤抖:“阵斩日寇少将!这是开战以来何等的大捷!”
“还有!还有!”译电员指着电报的后半部分,声音带着一丝哽咽:“电报上说……水峪口那位……那位朱豪将军……他还活着!而且指挥乏驴岭作战的,正是之前重伤的朱豪将军!”
“什么?!”
“朱豪将军没死?!”
编辑部内瞬间炸开了锅!
“他不仅活着,还亲自指挥了乏驴岭的战斗!最后关头,更是亲自……亲自击毙了上月良夫!”
“但是……”译电员的声音低沉下去:“朱将军身负重伤,两次中弹,生命垂危,急需后送救治!”
总编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决然的光芒。
“立刻!把所有版面都腾出来!”
“头版头条!用最大的字号!”
“标题就写——《抗日战神朱豪未死!乏驴岭再创奇迹,阵斩日将上月良夫!》”
“把朱将军重伤垂危,急需救治的消息,也给我重点写进去!要让全国人民都知道!”
“是!”编辑们热血沸腾,立刻行动起来。
印刷机的轰鸣声,很快响彻了整个报社大院。
……
渝城,陪都。
山城的清晨,雾气还未散尽。
报童稚嫩却响亮的叫卖声,已经传遍了大街小巷。
“号外!号外!乏驴岭大捷!朱豪将军没死!”
“号外!朱将军阵斩日寇少将旅团长!”
“快报!快报!抗日战神朱豪重伤垂危,急需救治!”
起初,街上的行人还有些茫然。
朱豪?那个水峪口战死的英雄?他不是……
但当越来越多的人围住报童,抢购报纸,当那一个个醒目的标题映入眼帘时,整座山城都沸腾了!
茶馆里,正在吃早点的人们放下了碗筷,争相传阅着报纸。
“真的!是真的!朱将军还活着!”一个中年人激动地拍着桌子,眼眶泛红。
“我的天!不仅活着,还打了个这么大的胜仗!杀了鬼子一个少将!”
“我就说嘛!朱将军是天神下凡!怎么可能那么容易死!”
“快看这里!朱将军伤得很重!需要赶紧救治!”
“对!必须救!一定要救活朱将军!”
“他是我们中国的英雄!不能让他流血又流泪!”
群情激愤!
无数市民自发地走上街头,汇聚在一起。
“救救朱将军!”
“严惩见死不救者!”
“我们要朱将军活着!”
口号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民众的担忧和愤怒,化作了巨大的声浪,向着正府机关席卷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