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平旌停了下来,这时候他听见萧元时道
“朕要亲政!朕不是任人摆布的狗!朕要亲政!”
随后,萧元时一把将拳头打向了车子,把手打的擦伤,又红又肿。
御医哭道
“陛下!您不要伤了自己的龙体呀!”
萧平旌闭上眼,长长叹了一口气,看着抱着兔子的李蕙珍,说
“李氏,你先下车,我问你一些事情。”
李蕙珍抱着兔子要下车,萧元时挥着手托着气说
“朕要兔子!朕要兔子!”
萧平旌把兔子接了过来,放在御床上,看着眼睛又大又黑,白白胖胖的兔子,萧元时顿时心安了许多。
萧元时从小深居东宫,一直跟母亲荀太后住在一起,虽为亲生母子,但缺乏母爱。在他的童年之中,他更多见到的,是荀太后的疾言厉色,是荀太后的死要面子活受罪。平日里荀太后并不管教他的学习,而是一听闻萧元时哪里学不好,哪里做错了,就非打即骂。
这种“放养式”的教育,造成萧元时急于亲政的内心,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不希望再受到荀氏的摆布,他早早显示出一国之君的威严,但却两次身患重病,第一次是在汴梁瘟疫的时候。
瘟疫结束后,他又知道了荀氏身为皇亲国戚,却又买官卖官的污点,时常感觉自己对不起大梁列祖列宗,对不起那个灭南楚、东海,收复幽云路的祖父萧景琰,对不起省吃俭用的父亲萧歆。
现在他第二次身患重病,得了细菌性肺炎,时常夜不能寐。原本林奚开的活血化瘀的药方,暂时让萧元时脱离了感染的危险,可是萧元时仅仅才13岁,却积忧成疾,在重重的心理压力之下,加之旧病复发,彻底病倒了。
萧平旌想知道这些天萧元时究竟发生了什么,便在车下问李蕙珍
“李氏,陛下这些天,心情如何呢?”
李蕙珍对萧平旌说
“回岐王爷,陛下常跟奴家讲,说太后老是管教他,他小时候过的黯淡无光。有了奴家的陪伴,陛下心情才感觉好受些。”
萧平旌道
“你要好好伺候陛下,到时候,要多少钱,就跟我说吧...”
这时候王士龄的信已经送到了长林军军中,交到了楼士的手里。
楼士把信拆开来,上面已经写好了王士龄关于做好萧元时死后,如何和平夺权的处理事宜了。
信上有以下几个措施。
其一:回京以后,岐王爷总管朝廷大政,应当将汴梁禁军殿前司都指挥使荀飞盏调到地方任职大员,并伺机解除荀飞盏的都指挥使一职。只要荀飞盏失去了殿前司都指挥使的职位,那么想要控制汴梁禁军,就不在话下了。
其二:跟随平叛东海叛乱的长林军已经达到7万人,应指派诸将驻扎豫西、河阳等地,做好万全之策。
其三:河北禁军与长林军一系互不统属,因此应当重金争取大名府的唐晟、马达。但是唐晟和马达是上官云益一派的人,因此需要考虑到上官云益的注意。
其四:若陛下遗诏,将皇位交给岐王爷,那么以上措施则用于针对荀氏。
俞述也赶回到回京的大队人马之中,他找到了楼士。
楼士问俞述
“俞述,京城形势如何?”
俞述喝了口水,说
“楼大人,京城谣言四起,都在议论陛下的生命。看来就算岐王爷封锁消息,陛下落水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荀太后正在命令汴梁悬镜司派人抓捕那些乱言朝政的人,我离开汴梁的时候,遇上了段桐舟。”
“段桐舟说,悬镜司打算从轻抓捕这些散布谣言的百姓,因为谣言传的太多,所以只是指派悬镜司差役抓捕各别妄言乱政特别凶狠的人,从重处理,以此杀一儆百。”
楼士道
“嗯!好!穆王爷,你能否亲笔写信通知长安的琅琊阁蔺九,让蔺九多备些钱票去东京城,就说我们有大用!”
十几天后,穿着一身白衣,留正在家里守孝的蔺九收到了穆赉的来信。
大梁的传奇人物,琅琊阁商号的创始人之一:蔺晨在年初的时候病逝了,享年86岁。
因此蔺九一直在家里给蔺晨戴孝,现在他收到了来信,说是希望能多备些钱,去贿赂唐晟和马达。
蔺九家里一直不缺钱,但是要用多少钱去贿赂唐晟和马达呢?他叫来了琅琊阁的亲信,摆一桌酒菜,聊了起来。
蔺九说
“上官阁老曾经承诺,唐晟若是投梁,那么将奖励1万贯,那是相当多的钱。”
目前的大梁,受到军费开支急剧扩张的影响,铸钱数量开始增加,和985年大梁时的通胀不一样,996年的大梁,1两黄金能兑换10贯钱。
有亲信就对蔺九说
“老爷,我们算过了,唐晟要1万贯,就是1000两黄金。马达肯定也要一些,给500两黄金应该可以。”
蔺九道
“嗯!没错没错!就这么算,老张啊,咱们账房里还有多少钱啊?”
给琅琊阁管账的张掌柜说
“老爷,我们算过了,黄金1700两,白银4300两,铜钱合计贯。这是我们几十年做生意留下来的所有积蓄了。如果要供朝廷拿一些出来给唐晟,应当不成问题。”
蔺九道
“好吧...我们老是给钱养兵,买粮。这些年的积蓄花了不下10万贯了...为了供长林军打仗、平叛,我们琅琊阁喝着稀粥做生意,苦了大家了!这次再把这些黄金弄出去,咱们就算是勒紧裤腰带做人了!”
这些天唐晟和马达正在汴梁城外驻扎,两人又吃起了酒菜。
唐晟说
“老弟,最近啊,京城这谣言飞来飞去,你怎么看?”
马达道
“嗨!我怎么看呐?我说实话吧,跟着上官阁老,管他是岐王爷还是皇上,咱们照样吃香喝辣!就算是人岐王爷上来了,我看啊,我们也见不得差到哪里去。”
唐晟夹着肉吃,竖着大拇指指着自己,说
“老弟,没想到你看待事物倒也是挺有意思的。咱要是想,我投了大梁,那1万贯嘛,因为那些阵亡将士,我可不好意思要。要是他岐王爷愿意把1万贯给我,再分点钱照顾照顾老弟你,咱们干脆就跟着岐王爷混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