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风山上,花荣与孙安、石宝二人仅仅相处了短短一两日,孙安和石宝便感慨万千。
在他们看来,江湖中有关花荣哥哥义薄云天的传闻,实在是太过保守和片面,简直不足为信。
就这短短的一两天时间,他们亲身感受到花荣哥哥,待人赤诚无比,行事仗义非凡,远远超出了传闻所述。
花荣哥哥的真诚与义气仿佛是与生俱来,从骨子里透发出来的。
他的每一个细微举动,每一句真挚话语,都能让人深深体悟到他那颗炽热之心。
那绝非是传闻中只言片语能够描绘的,唯有亲身经历与他相处,方能真正领略到他那令人心悦诚服的人格魅力。
故而,这一两日,他们几乎无时无刻不与花荣相伴。
当花荣闲暇之时,也会向他们讲述身旁的兄弟,比如郁保四、糜貹、郑天寿、时迁、萧让和金大坚。
叙说他与这些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还有上一次清风寨花家陷入危机之时,众人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仗义相助,在危难时刻不离不弃。
二人由此对花荣身边的几位英雄好汉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他们的行为钦佩至极,恨不能马上就能相见。
与此同时,花荣更是在二人的不断追问下,将慕容彦达和王文尧对清风寨花家发兵的来龙去脉,以及曾经自己和刘高之间的不和之事和盘托出。
二人都曾遭遇王文尧派兵强夺自家土地之事,所以花荣刚讲到这些官员的所作所为,他们二人便怒发冲冠,痛斥官场的黑暗,恨不得亲手将这些贪官污吏斩杀。
就这样,二人上了清风山之后,又过了几日。
这几日,二人闲暇之际会与花荣一起练练武艺,聊聊江湖人物的故事。
石宝和孙安皆觉得在这山上的日子,比他们以往在家的时候要舒适百倍不止。
花荣也抽空安排仍在山上的萧让和金大坚与石宝、孙安相见并相互结识。
近几日,萧让和孙安始终跟在二叔花勇身后,协助处理一些花家的事务,因此十分繁忙。
花荣带领花家人等上了清风山后,为确保二人家眷的安全,在征得二人同意后,也将二人家眷接到清风山,使二人能够阖家团聚。
这让二人对花荣感恩戴德,认为自己都没想到的事,而花荣哥哥却想到了。
花荣哥哥这是时刻都在为兄弟们着想啊!
经此一事后,清风山众人都恨不得将自己的真心掏出来献给花荣。
正因如此,这几日所有人跟在花荣身后忙个不停,却毫无半句怨言。
花荣见众兄弟近日这般憔悴,也是不停地关怀众人,叮嘱大家一定要好好休息,千万莫要因为杂事累坏了身子。
又过了几日后,花荣在清风山上迎接花谋带回来的数百名孩童。
只见这些孩童大多面黄肌瘦,显然是长期营养不良造成的。
花荣赶忙吩咐花家的下人给这些孩童准备热水、衣服和食物,又安排住宿,着实好一阵忙碌。
到了午间,花谋带着记录这些孩子情况的册子来找花荣。
花荣随意翻阅着这本册子,突然,一个叫朱芾的名字吸引了他的目光,上面清楚地写着:“朱芾,男,青州益都人士,年十二……”
花荣看着看着,突然笑了起来,这个朱芾会不会就是他猜想的那个人呢?
单看名字,就觉得有三四分的可能性。
在这个时代,百姓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给自家孩子取的名字多为大狗、二狗、狗蛋和狗剩之类。
看这册子前面,光是二狗这名字就有好几个,估计谋叔一路上喊二狗,都不知会有多少人回应。
正因如此,能够取出像样名字的人寥寥无几。
再看籍贯,是青州益都人士,花荣便有了八九分的肯定,此人就是自己所猜的那个人。
“呵呵”,花荣不禁喜笑颜开,内心早已乐开了花,笑出了声:“老天待我花荣着实不薄啊!谋叔出去随意招募了一批孩子,居然就能招募到一位算无遗策、文治武功皆出色的‘未来谋士’。”
虽然这“未来谋士”当下才十二岁,在花荣眼里还属于“小屁孩”一类。
然而,现今由深知他未来发展走向的自己来培养他,那往后对他的塑造性岂不是会更强?
花荣心里不禁暗自问道。
说不定他的成就还会超过历史上所取得的成就呢!
花谋见花荣对这个叫朱芾的孩子感兴趣,便就这个令他印象颇深的孩子向花荣介绍道:
“荣哥儿,这孩子当初我去招募的时候,和其他孩子感觉截然不同。
其他孩子被我带走时,哭哭啼啼,要死要活地不愿意,可这孩子全程都极为冷静。
我带他走时,他只是在自己爹娘面前跪了下来,恭恭敬敬地给爹娘磕了三个响头,让二老好生保重身体。
起身之后又转过身对比自己大三四岁的大哥说,让大哥好好给爹娘尽孝,以后切莫与人打架斗殴,多帮衬爹娘做点事情。
接着转身抱了抱自己的小妹,然后才跟我走。
一路上,这小子还帮我照顾其他哭鼻子的孩子,给我省了不少麻烦。”
说完,花谋像是想起了什么,自己也不禁笑了起来。
花荣心里暗暗说道:
“这小子本事大得很,能有这样的表现实属意料之中。
要不然他怎会当上岳飞最为倚重的谋士之一。
岳飞率领岳家军南征北战之时,朱芾曾担任岳飞宣抚司参谋官,参与了岳家军大举北伐的所有军事谋划。”
在岳飞被削夺兵柄前夕,宋廷先是让朱芾充任敷文阁侍制,出任镇江知府,其目的在于不让朱芾与岳飞朝夕相处、出谋划策。
由此便可看出朱芾的能力之强,甚至能让赵构和秦桧二人忌惮。可想而知,他那算无遗策的计谋是何等厉害。
于是花荣接着说道:“谋叔,对于像这样的孩童,您一定要做好记录,平日里抽空多教导一下,说不定日后能为我们花家再培养出一个算无遗策的大军师来。”
花谋原以为花荣是在开玩笑,但还是认真地说道:
“荣哥儿放心,来到清风山的孩子和前往梁山的孩子,我都会安排专人对他们平时在山上的表现予以记录。”
花荣又继续翻阅着面前的册子,满心期望册子里的名字能不断给自己带来惊喜。
然而,越往后看,诸如大狗、二狗、三狗之类的名字却是越来越多。
花荣也不禁哂笑起来,自己还是太贪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