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时一到,山长就开始考试规定,注意事项等的宣读,宣读完毕,宣布考试开始。
考试内容也是常规的诗词和策论,先考诗词,现场出题,现场作诗。
山长宣布今天要考的诗词要求:以秋天为题材,作诗一首,字数不限,格律不限,一炷香的时间。
大家都在奋笔疾书,只有武家荣左顾右盼,思绪放飞的样子,引起考官的注意,他朝武家荣走来提醒:“一百五十号学子,注意时间,半柱香过去了,已经有学子交卷了,你还空卷,得抓紧时间写作了,否则,诗词交白卷,就没有机会参加下一轮考试了。”
武家荣赶快收回目光,收回飘飞的思绪,出言感谢:“谢谢前辈提醒,其实我在思考作诗的内容,已然心中有数,马上写出来就好了。”
随即,武家荣拿起中粗毛笔,蘸了墨在小纸上写起来,她写的是唐朝杜牧的《山行》,只见武家荣不到几息时间,就写出一首诗来: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写完诗,署上姓名,武家荣吹了吹纸上的墨迹,待墨迹干了,准备交卷。
考官看了一眼武家荣写的诗,暗赞:“没有想到啊,我以为是差生坐在那里装模作样,结果不到几息时间,就做出如此好诗,看来这届学员,素质还是蛮不错的,青山书院要招到天才学子了。”
武家荣一看墨迹干透,顺手交给考官,侧头看右侧桌子的武寻归,也是写好了诗,署上姓名,交了卷。
待一炷香燃完,所有学子交了卷后,山长又出题,这次考的是策论,这策论的内容关乎现在的民生:近年来,天灾人祸层出不穷,如何改善民生?题材不限,字数不限,一炷香时间。
武家荣听了要写的内容,回想自己穿来已经几个月了,自家的生活艰难她深有体会,一路逃荒,饿殍遍野,流寇横行,民不聊生,她要说的太多了,她本想针砭时弊,但考虑到不能说出不当言论,毕竟这个时代是封建社会,皇帝说了算,任何臣子要以皇帝马首是瞻,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她要在这个时代混得风生水起,那就不能成为异类,要融入这个时代,才能一展抱负,幸好她前世是特工,各种各样的环境她都能适应,而且能够很好的发挥自己的长处,她分析了一会,开始写起来,她写的内容大致要点就是:
首先要重视农业,民以食为天,只有老百姓吃饱穿暖,安居乐业,才能长治久安。
其次要重视创新,开发利用先进的制造技术,制造出先进的农具,省时省力,可以促进农业发展,家有余粮,内心不慌;制造出先进的交通工具,可以自由来去,促进各地间的交流,互通有无,互相学习,共同发展,以达到全国发展;制造出先进的武器,可以有效抵御外敌人侵,可以防止国内混乱,保家卫国,只有国安,民才安。
再次,就是重视人才培养,广纳贤才,根据需要培养各种有用人才,为国家效力,使南翔国强大起来。
最后总结:只有国富民强,国泰民安,南翔国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武家荣洋洋洒洒写完策论,大约二千字左右,又看了一遍,觉得自己的小楷写得还好,字迹清楚,内容详实,她吹着墨迹,等待墨迹干后交卷,侧头看武寻归写满一张纸了,也快完了吧?
这时,考官大声提醒:“大家注意时间,剩下不到三分之一的香了,要交卷的举手。”
武家荣举起手,接着,武寻归也举起手,考官收了考卷。
武家荣扫视全场,交卷的有三分之二的学子,许多人还在埋头奋笔疾书。武家荣和武寻归收拾好桌面的东西,打算回家,顺便问了一下考官:“什么时候通知录取结果?”
考官回答:“十天时间,阅完卷之后通知录取结果。”
武家荣回头看了一下武正荣的位置,发现他还答题,她没有想等武正荣的意思,大家本来就不熟,还是不见的好,他和武寻归出得考场,离开广场,往青山书院的大门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