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洋最近的心情,那叫一个春风得意。
因为和王金明联手布下陷阱,眼看着就要成功拿下李渚沙,他觉得自己已然和执法官总司大人牢牢绑在了一起,成了同一条船上的人。
再加上先前与枭帮残党的几次周旋,也让他窥见了些许地下世界的阴暗门道。
现在的许洋,腰杆挺得笔直,只觉得自己已然是黑白两道都能说得上话,手眼通天的大人物了!
作为整个计划的关键执行者,以及那个亲手将李渚沙引入圈套的“鱼饵”,许洋可以说是居功至伟。
在他看来,这次行动的阵容堪称豪华——贵族执法官里战功显赫的叶家姐弟,加上枭帮的吕梁和杨伟男,更别提那副本球还是叶青青他们精心挑选的。
许洋几乎可以预见李渚沙的下场,在他看来,叶家姐弟在那般熟悉的环境里,若是连一个李渚沙都拿不下,那才真是天大的笑话。
只能说,李渚沙一头撞进这个死局,纯属他自己倒霉透顶!
当然,许洋也不得不承认,李渚沙这小子确实有几分斤两。
否则,又怎会引得王金明总司如此重视,甚至不惜联合枭帮布下这天罗地网?
能让这两方势力联手针对,本身就足以说明这李渚沙的“含金量”了。
想想看,一个还不到二十岁的毛头小子,愣是拉扯起一个叫“沙兵帮”的不良少年团,凭着那股子不知天高地厚的冲劲和鬼精的战术,过去一年里把执法官和沙城那帮眼高于顶的贵族们搅得鸡犬不宁,处处给他们添堵。
要知道,他招惹的可是沙城最顶层的两个圈子,光是这份胆气就够让人咋舌了!
更离谱的是,沙兵帮那群小屁孩,实力最高的据说也才刚摸到二阶初调境的边儿,而他们面对的敌人里,别说二阶,就是三阶受制境的都大有人在。
可李渚沙偏偏就能领着这帮乌合之众,一次次在那些大人物脸上蹦跶挑衅,恶心完人还能带着手下全身而退。
这份指挥调度和临机应变的本事,就算许洋心里再瞧不上他,也不得不暗自嘀咕一句“邪乎”。
或许,换个时代背景,这小子真能演出一幕草莽崛起的传奇戏码。
只可惜,在如今这潭死水般的沙城,尤其是在这腐朽僵化的官僚体系里,容不下这种扎眼的“传奇”活蹦乱跳。
传奇?死了的才叫传奇。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许洋喃喃着,“我想,我会把这句挽联刻进李渚沙的墓志铭......”
现在是李渚沙等人被设计进入副本的第四天。
天还没亮,许洋就早早地来到蓝钻水族馆,打开了那扇金碧镶嵌的奢靡大门,恭候重宾,迎门接客。
宽大的红毯铺展得像一条长河,鲜红而浓烈,显得十分尊贵。他偷偷踩了一脚,柔软的质地让轻点的脚步声瞬间消失,如履仕途,脚感舒适。
高大的水晶吊灯让他有些头晕目眩,它们在晨曦的微光下折射出彩虹般的光点。水晶轻轻碰撞时发出的清脆声音,如同珠宝的低语。
而最新运来的古典女神像则屹立在主馆正中,雕刻的细节处精美至极,给人一种深沉的艺术氛围。
许洋轻轻抚摸着,一种精致而灵秀的感觉流转手心,甚至带有一些旖旎的温度。
没错,这些精美绝伦的装饰,都是他许洋这两天亲自督办添置的。
不单是为了进一步凸显蓝钻水族馆的奢靡与尊贵,更是为了迎合那些特殊的“客人”。
拜李渚沙所赐,这几日水族馆的客流激增,门庭若市。
当然,能在这时候踏入此地的,绝非寻常百姓,而是一群群身披执法官制服、实则借“巡逻”之名在此聚会的沙城贵族子弟。
城里那些市民或许想不通,为何这些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主儿非要当执法官?
但他许洋心里清楚得很,金钱对沙城贵族来说唾手可得,他们真正追求的,是那身执法官制服所赋予的、能让底层人敬畏臣服的——
威信力!
当个执法官,明面上是为沙城治安尽一份力,实际上呢?还不是想借着这层皮,狠狠地拿捏那些底层贱民,让他们跪舔膜拜?
贵族的身份是与生俱来的,缺了点意思,但这执法官就不一样了,那是实打实的权力,能让他们在管理民众的时候,尽情享受那种被人敬畏、被人仰望的快感,狠狠地刷一波存在感,好让他们觉得自己真成了人上人!
当然,这帮养尊处优的大少爷小姐们,嘴上喊着执法为民,骨子里还是惜命得很。
让他们去干那些真正需要拼命的活儿?
想都别想!
所以,像这种待在蓝钻水族馆里‘巡逻’的美差,既安全又能彰显身份,他们自然是趋之若鹜,抢破了头也要来。
至于那些真正危险棘手的送命任务嘛……
自然就落到叶青青姐弟那种不怎么受待见的‘边缘贵族’头上了。
不过,许洋心里也清楚,王金明总司之所以安排这么多‘贵族巡逻队’,恐怕不单是为了给这帮少爷们找个清闲差事。
那位总司大人向来谨慎得有些过头,尤其是在李渚沙这件事上。
他这哪是巡逻,分明是怕那小子万一真有通天本事,能反杀了叶家姐弟他们,从副本里活着出来,到时候好歹有重兵把守,不至于让他溜了。
尽管许洋心知肚明,这些贵族执法官前来此处,心思绝非单纯的“巡逻”,但他依旧是来者不拒,甚至甘之如饴。
这段时间,他可谓是极尽奉承之能事,不惜血本地营造奢靡氛围,死命巴结着这些衔着金汤匙的上流人物,只盼着能借此机会,让自己也挤进那个梦寐以求的高端圈子。
许洋深信,对于他这种汲汲营营往上爬的人而言,最可怕的并非应付不了贵人,而是连结识贵人的门路都没有。
而事实也证明,这些所谓的执法官,在这蓝钻水族馆纸醉金迷的环境里,早已将那身制服所代表的丁点尊严抛诸脑后——当然,前提是他们真有过那玩意儿。
现在看看,他们哪有半分执行任务的模样?
他们终日在馆内呼朋引伴,流连于声色犬马之间,贪图享乐。
这副德行,连许洋这般惯会逢迎之人,心底有时也难免生出几分鄙夷。
不过,鄙夷归鄙夷,谁让他们身份尊贵,又能实实在在地为他许洋带来滚滚财源呢?
当然,许洋心里也门儿清,王金明之所以如此大动干戈,非要置李渚沙于死地,是因为一旦这次围剿成功,李渚沙落网,剩下的沙兵帮不过是群龙无首的乌合之众。
这样王金明大可以雷霆之势,在短短几天内将其彻底剿灭。
到那时,王金明便能在万众瞩目之下,亲自处决这位“不良王”,向全沙城宣告他整肃治安、扫清败类的“赫赫战功”。
这份功绩,足以让他声望大涨,甚至隐隐有与前任林过比肩之势,轻松收割所谓的“民心”与“拥戴”。
想到这里,许洋忍不住在心里撇嘴——
堂堂执法官总司,竟要靠着剿灭一个不良少年帮派来粉饰自己的政绩,这恰恰反衬出他平日里的碌碌无为。
不过,腹诽归腹诽,许洋还是管好了自己的嘴,没有去揭穿王金明的遮羞布,也没有和任何人说过一星半点。这就是投机倒把者的职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