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浩然瞬间便明白了那种被人看穿了的感受来自何处,这是因为修士五感异常发达,尤其对灵气、灵力的感知,甚至可以感知到别人丹田内的灵力,刚才便是被眼前的公子哥感受到了自己体内的灵力。
“小青你该不会暴露了吧?”杨浩然第一反应是问小青。
“不会,依我的拟物术,没有金丹以上的修为,必不可能察觉,他只能感知到你丹田内一团灵气。”小青自信满满。
听小青这样说,杨浩然才放下心来,也拱手施了个礼,回道:“见过道友。”
一众脚夫见这公子对他们视而不见,反而一脸笑意地跟别人去搭讪了,都有些气愤,围了过来想讨个说法。
这公子哥神色不悦,只是伸出右手,腾的一下一股火焰从他掌心窜出,亮明了自己的修士身份。
“唉,咱们还是别掺和了,万一惹祸上身可就麻烦了。” 一位年长的力工拉着同伴的衣角,小声嘀咕,眼神中透露出恐惧,只敢在人群后面观望。
“快走快走,这种事可别沾边,这年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几个路人相互使了个眼色,便匆匆离开,不想卷入这场是非之中。
冯三儿最是有眼力劲,赶紧拉着二哥上前去劝导众位脚夫:“散了吧散了吧,等会码头还有得忙呢。”
杨浩然看着这公子哥手掌的火焰,正是小火球术,未见他凝神静气,举手投足间便释放出来了,想必此法已经练得相当纯熟,但杨浩然却发现,他的火球竟然比自己所能释放出来的,要小上一圈,难道他的修为境界,还不如我?
不一会人群散去,此地又恢复了安静。
那公子也收起了掌心之火,客气向杨浩然道:“这位道友,相逢即是有缘,吾乃小官山胡家胡敬炜,不知你是哪派高徒?”
小官山是洛南城北边的一座山名,这地方杨浩然听过,算起来还是半个老乡,只是对于这公子所报的胡家,杨浩然则是毫无头绪,闻所未闻。
此时小青的声音却在杨浩然脑中响起:“孙真人还在时,小官山胡家便是赫赫有名的修仙世家,没想到几百年过去了,竟仍未衰败。”
杨浩然连忙也客气回道:“原来是胡家前辈,失敬失敬,我本是洛南杨氏,贱名浩然,无门无派,当下在星城做些药草的生意。”
胡敬炜先前便察觉,眼前这人丹田内的灵气团比自己还大,灵力修为恐怕还在自己之上,见他将姿态放得如此之低,不由心生好感:“原来我们还是同乡,杨兄弟做着入世的修行,仍有如此的修为,实在是令人佩服。”
“素闻胡家乃是修仙大家族,能在此处与胡兄相遇,真是妙事,不知胡兄因何而来?”杨浩然问道。
“家里虽然万般好,但大丈夫本该逍遥于天地之间,岂能守着一亩三分地过一辈子。”胡敬炜言语中有一种对尘世的向往,想必是从小活在家规森严的大家族里,变得如同渴望天空的笼中鸟,“我此番下山便是为了历练一下,一是游历大好河山,二是广交天下朋友,听闻天门山上清派广招聚气期弟子,我想着也去大宗门开开眼界。今日正坐船途径此处,被他所吸引,所以上岸瞧瞧。”
胡敬炜手指着冯治国,这大哥傻乎乎一笑:“见过道友,见过道友。”
杨浩然将身边几人向胡敬炜介绍道:“这位是我府上管家冯三儿,这位是他二哥,这位是他大哥,这位便是三位的家慈。”
胡敬炜摆了摆头,道:“可惜,可惜。”
杨浩然知道胡敬炜说的什么,冯大哥体内竟已有了灵气团,虽然只有花生米大小,但说明他是有灵根的,并且已经无意中吸纳了不少灵力,说明他已开悟,甚至已有了聚气一层的实力,只不过纵使天赋异禀,他脑袋却不好使,再强的天赋也无用武之地。
“我听闻冯管家说,这码头有家老渔馆,做的菜色香味俱全,今日我本就是来此吃顿饭,得遇胡兄也是缘分,不如一起吃个便饭?”虽然这胡敬炜对脚夫力工们有些公子哥习性,但杨浩然知道,在修仙者眼中,凡人之命不如蝼蚁,几句话聊下来,觉得这胡兄不算坏人,还是愿意结交一下。
“我与杨兄弟也是一见如故,今日就叨扰了,你且等我一会。”胡敬炜笑着同意了杨浩然的邀约,转身走到码头边上,朝着自己乘坐的船上喊道:“船老板,我去吃个饭,你且在此等我会,莫要开船走了。”
这是一艘豪华的运船,从洛南要一直开到申城,几千里的水路,不仅载客,而且还运货,此时在铜官港码头上已将该搬的该运的货物都整理得差不多了,下岸闲逛的游客要陆陆续续上船了,不多时就要开了。
船老板站在甲板上,看着岸上喊话的这个头等舱的贵公子,知道也是得罪不起的人物,他焦急地道:“胡公子,咱们这船就要开了,船有船期,咱们得按时起航,否则耽误了行程,后续的事可就麻烦啦。”
胡敬炜自知理亏,他伸手从怀里掏出两张五百两的银票,一扬手,那银票直接飞向船老板,贴在了老板的胸前。
“难得遇到位朋友,还望船老板通融一下。”
这银票仿佛如烫手山芋,船老板不敢收下,连忙从甲板走下来,来到胡敬炜身前,恭恭敬敬递过银票:“胡公子,这银票我不能收,压根也不是钱的事,此行本来在洛水就耽搁了,要不这样,您在这吃饭,过几日这班船再来此处接您?现在这船是不能等啦,还望您理解。”
胡敬炜颇为不爽,提出要再加点钱补偿,但船老板坚称不是钱的事,执意不肯。
杨浩然打量这船的船旗,感觉有几分眼熟,他突然想起了什么,从储物袋中掏出了个小玩意,走上前去,向那个船老板亮出一块铜牌:“这个管用吗?”
船老板接过铜牌,看着铜牌上刻着的“黄”字,惊讶地望着杨浩然,将铜牌翻转过来,上面写着“舟行千里、货通四海”,正是黄家的腰牌。短暂地惊讶后,船老板的态度来了个大转弯,他恭敬地将铜牌递还回去,笑着道:“行行行,我在这等着,静候您二位,您不来,船不开。”
胡敬炜见状对杨浩然又高看了一眼,欣然与之前往老渔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