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冲得知王庆迅速崛起的消息,不得不佩服此人还是很有魄力和能耐的。
要知道,原本该属于王庆的顶尖战力李助、杜壆被他提前挖走,就是第二梯队里排头的袁朗、酆泰、縻貹,也早早上了梁山。
还有李懹、卫鹤、滕戡、滕戣、马劲、马勥等人,都是他那里最拿的出手的班底。
可以说,真正有能耐的人,都被自己收于麾下了。王庆这里,如今不过十个头领,本事也不那么高强,但是就敢迅速扩张,两个月时间便能拥兵两万,占据三县,实在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
相比田虎盘踞多时,方腊蓄谋已久,王庆就如疾风骤雨,来得迅疾猛烈,让人毫无准备。
原本林冲还吩咐朱富等人留意王庆动向,但知道他出事发配陕州之后,就无力再去打探,因此对后面发生的事情,也就不得而知。
但看下来,整体和原本剧情没有什么变化,只少了李助这个关键人物。
原本李助是给他们出谋划策的,也是提议杀出段家庄赶去房山李助的人,此番没了李助相帮,他们依然能做到这一点,说明这些人还是有些本事和见识的。
当然,王庆能迅速崛起,拉起这支人马,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不挑,无论是头领还是喽啰,都不像梁山这般精挑细选,规矩森严。
只要是个人,王庆都来者不拒,所以这看似庞大的队伍,水分其实不小,说是乌合之众也不为过。
但是这些人虽然成分很复杂,也没什么纪律性可言,但是杀人放火的事情,做起来自然得心应手。
而且只要杀人放火,就能劫掠钱财,免不得中饱私囊。
因此才能让他们如此势不可挡,凶悍无畏。
只是这般作风,想要长久下去,只怕也难。
除非朝廷没空跟他们动真格,让他们就这么顺利发展下去。
当然,以如今朝廷的处境,还是比较棘手的。
因为田虎和方腊的危害,比王庆大得多。蔡京和赵佶现在很苦恼,境内造反的可不止这四支武装,其余大大小小的亦是层出不穷。
他们得商议如何剿贼,打大的,不动用西军的情况下,根本做不到。打小的,起不到杀一儆百的作用,因此还是发展成四大寇的林冲、田虎、王庆、方腊他们必须做出打谁的抉择。
只有剿灭了四大寇之一,他们才能破局。
林冲这里不用想了,事实证明他们打不过,也赔不起了。
田虎在北面,不是什么要害之地,一定程度上,还能起到大宋和辽国的缓冲作用。
王庆新近崛起,根基不稳,最为弱小,可以打。
但是,淮西也不是什么要害之地,调拨大军前去,有杀鸡用牛刀之嫌。
大宋的命脉,是在江南,在两浙路,赋税、粮食、丝绸、布匹、盐、茶、酒等等,都大部分出自这里。
交通枢纽,也在此地,方腊一旦站稳脚跟,大宋的命脉便被拿住,到了那时,才是彻底失去了周旋的余地。
因此,方腊必须得先打,而且必须要赢,否则大宋就算彻底完了。
朝廷打定主意,顿时将重心放在江南地区,探子流水一般判处,打探消息。
同时商议抽调西军,下江南,剿灭方腊。
因为他们得到消息,方腊已经在攻打杭州了,再不动手,只怕贼势越发不可收拾,到时候一旦被他占据东南,划江而治,再要收复失地,便是难如登天。
原来方腊在吴用、韩世忠、历天闰、司行方等人协助下,悍然起兵,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短短两个月不到的时间里,攻占青溪县、睦州、歙州。
南面攻克衢州,杀死郡守彭汝方;北面横扫新城、桐庐、富阳各县,进逼杭州。
在朝廷探子将消息送回东京的途中,杭州郡守弃城逃走,方腊义军已经占领杭州,杀制置使陈建、廉访使赵约。
方腊本意要放火烧城,将城中官吏全部杀死,报仇雪恨。在将城中富户豪强、高门大族全部扫除,抢夺钱粮。
但是被吴用强硬劝阻,不许方腊胡来。
如今的吴用,已经在方腊这里坐稳了头一号军师的位置,出谋划策,排兵布阵,为方腊举事出力甚多。
而助他快速攻州占府的韩世忠、历天闰、司行方等悍将,都是吴用招揽来的,因此,他如今有此成就,吴用居功至伟,他不得不敬重和听取吴用的意见。
吴用在江南谋划多时,为的就是帮助方腊迅速站稳脚跟,拿下更多地盘,因此到目前为止的战斗,都是他的人担当主力,攻城拔寨,功劳甚大。
方腊见顺利取得如此成就,自然意气风发起来,就准备建号称帝,正式与大宋朝廷分庭抗礼。
吴用则再次劝说他不要操之过急,以免朝廷孤注一掷来剿,到时候必定玉石俱焚。
方腊到了此时,心中已经在防备吴用功高震主,话语权太大的后患了,于是表面听从建议,暗地里却在着手准备。
而且态度上也发生转变,对吴用不再如之前那般言听计从。
吴用知道,自己的使命,快要完成了,因此便故意激怒方腊,使其跟自己进一步疏远。
果不其然,方腊先后两次被吴用阻止了他的重大决定,已经开始调兵遣将,将自己的心腹将领,亲信兵马,悉数调来杭州,把守正面阵地。
而韩世忠、历天闰、司行方等人,则被他不动声色的调去防守睦州、衢州、歙州等地,远离战争前线,不能再立功劳。
吴用的首席军师地位,也被动摇,权力很大一部分被分给了左军师娄敏中、右军师祖师元。
作为上军师的吴用,渐渐被排挤出权力核心。
这自然是吴用故意为之,因此乐见其成。
帮方腊走到这一步,是他来之前林冲交代的,如今算是成功完成卧底任务,把主动权交到方腊手里,就看他们这些人能走多远,能撑多久。
至于他的重心,则偏移到配合李俊等水军将领,转移人口、钱粮、货物等上面来。
这个时候,受到战火波及的百姓,是最为无助惶恐的,如果有那么一个可以安居乐业的地方,他们自然会毫不犹豫做出选择。
因此,大量转移江南人口的事情,是时候可以行动了。
于是,吴用跟韩世忠等将领都暗中通了气,不要再出力帮助方腊,只坐镇后方,帮着一起转移人口便是。
众将得了消息,都对方腊表现出绝对的服从,纷纷领兵退居后方,把立功受赏的机会,让给方腊的亲信将领。
朝廷得知方腊占据杭州,再也不敢拖延,赵佶迅速任命童贯、谭稹为宣抚制置使,率禁军及秦、晋二地蕃、汉兵共十五万前往东南,并命童贯拟写诏书废除为搜集奇花异石而剥削百姓的应奉局。
同时,又调遣刘延庆、王禀、王涣、杨惟忠、辛兴忠等将率兵相继赶来助阵,协助童贯、谭稹剿灭方腊,收复被义军占领的城池。
林冲得到消息,顿时松了一口气,如此一来,朝廷短时间内,再无能力找梁山麻烦。
见三家都已起兵,林冲乐得有了安心发展的时间,于是将改组军队、重返登州的事情安排上日程。
同时,也命人送信去江南,虽然梁山不能在兵马钱粮上支持方腊,吴用等人也不用挡在前面,但该出的主意还是要出,该提的建议还是要提。
必须要想办法让方腊能够撑得久一点,为梁山发展争取时机。
至于王庆、田虎,则是能进一步合作,不说结成同盟,在钱粮、兵备上支持一二,还是可以做到的。
目的自然是让两家趁此机会,进一步发展壮大,为将来拖延朝廷围剿步伐做足准备。
反正无论两家如何发展,终究是要以失败告终的。
但是能为梁山拖住朝廷大军,消耗朝廷力量,梁山自然受益匪浅。
只要梁山在此期间顺利占据耽罗岛,将附近沿海掌控在手,再把京东东路经营得铁桶一般,就算是朝廷日后腾出手来,那也不足为惧了。
比起其他三家,梁山军师的谋略、将领的用力、士兵的精锐程度,都是要高上几个台阶的。
只要中途不出意外,顺势扩充兵马,以老带新,再将梁山军纪执行下去,素养提升上来,那依然还是精兵强将。
打朝廷是绰绰有余的,就看到时候赵佶、蔡京等人如何抉择。
林冲本来想趁此机会,将马军五虎上将、八大骠骑,步军十大将,水军八骁将都选出来,再改组军队建制。
但韩世忠等人在江南,后来加入的司行方、历天闰等人还未入编,水军李俊等人也不便赶回,因此就这么评选,只怕有不公平的嫌疑,到时候有人生了嫌隙,反而不好。
于是,他将方案拟定之后,便不急着执行,而是等慧娘生产之后,先去登州料理一应事务。
慧娘产期已经预定出来,就在这几日之间。
林冲前世今生都是初为人父,自然激动难耐,手足无措。
在煎熬而又幸福的等待,终于,慧娘被送进了产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