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敏中一言不合,起身就走。
乔道清见状,出声道:“娄丞相且慢,这谈买卖,自当有还价的自由。
若是不满意,咱们还可以再谈,至于我安北军的诚意,那是一直都很充足的。”
娄敏中闻言,拂袖坐下道:“在下不是蠢笨之人,乔军师既然要想两家结盟,共抗朝廷,那么就不要这般羞辱于人,说罢,还有什么诚意。”
乔道清道:“据我所知,你江南军扩张太快,起事仓促,准备不充分,军备一事,似乎很是欠缺吧!”
娄敏中闻言,心中一震,但是面上不动声色道:“乔军师说笑了,我等虽没准备多少军备,但所占据州府之中,那是应有尽有,怎么,莫非乔军师想以此作为一个筹码么?”
乔道清道:“娄丞相,你我都是明白人,州府之中,却有军备储存,只是质量如何,大家心知肚明。
一般的弓弩盗抢,都是陈旧不堪,更不用说什么得力的杀器了。
我家大都护说了,若是你们让出这三城,两家罢兵言和,那么,我安北大都护府不仅可以为你们提供部分精良装备,除刀枪弓箭外,还可以提供部分甲胄,如何,这诚意可够了?”
娄敏中闻言,再也不能保持淡定,急切道:“乔军师果然能做主?”
乔道清道:“莫非娄丞相觉得我在信口开河?”
娄敏中知道此言不妥,于是改变语气道:“是在下言语有失,乔军师莫怪。
只是单凭这点,我江南还是吃亏很大。
若是你们真有诚意,那么须出兵助我江南取得滁州、昇州、和州、太平州等四州之地,如此,我江南军,便吃了这个亏就是。”
乔道清闻言,没有任何迟疑,当即道:“此事,我安北大都护府应下了,这就定下契约如何?”
娄敏中见乔道清如此爽快,顿时狐疑起来,这似乎是对方早就想好的条件,自己要价是不是太低了?
可是话已出口,再反悔也来不及了。
娄敏中只得郁闷应下,双方签订契约,约好互通有无条款,然后告辞乔道清,忐忑返回杭州。
方腊的本意,是要回三城,然后出兵打下四州,作为交换条件,换取跟安北军的同盟关系,还有就是通商条件,等他彻底扫除了朝廷的威胁,再转头找安北军算账。
只是娄敏中也没想到,乔道清提出可以支援军备一事,而且答应出兵帮他们去四州之地。
这样一算,其实江南军不吃亏。
所以他便做主,答应了乔道清的条件。
只是方腊会不会答应,他其实心中没底。
但是事到如今,苏州三城肯定是拿不回来的,与其盯着此地不放,争得不可开交,还不如换取更多好处,给圣公争取更多发展时间。
只要等江南军彻底在南边站稳脚跟,那三城又算得什么?
所以,他便思考着如何说服方腊,折返杭州去了。
乔道清这边,谈妥了这件事,留下关胜坐镇苏州,统筹常州、江阴军、润州一应军政事宜,他则领兵返回扬州,找林冲汇报情况去了。
林冲在扬州接着乔道清,迎入城中管待。
乔道清见了林冲,有些没底道:“大都护,在下私自做主,保留了为他们输送战马的条件,但是答应了要出兵帮他们攻取西面四州之地。
这个交易,不知是否划算,大都护请指点一二!”
林冲闻言,笑道:“军师如何有此担忧,就这三城的绝佳位置和重要作用,哪是那四州之地能比的。
再说,那提供战马一事,虽然是买卖,但能不让江南军马军壮大,正是我等该掌控的。
至于出兵取那四州之地,不是什么大事。
以童贯如今处境,我等只需出兵施压,不必攻城,他必定不敢死守。
因此,帮他们取四州之地,我安北军不会有什么大的损失。
至于这四州都归了方腊,也没什么。
他首先要顶得住朝廷反扑,其次我等在江南这一番操作,那四州之地的百姓若是知道了,必定人心不稳,他要治理,必定不易。
若是时机成熟,我等自然能轻松收回四州,不过是让他暂时占据,不足为惧。”
乔道清闻言,喜道:“大都护如此说,在下就放心了,那么,我等接下来,是该向西面用兵了!”
林冲点头道:“南边战线暂时维持这个范围,尽快解决此事,我等该向北运转了!”
乔道清道:“此地事务,交给在下就是,还请大都护立刻赶回登州,主持北边战事。”
林冲答应下来,先来犒赏了乔道清等一众将领,然后交代了各项事宜,于三日后启程北返登州,筹谋向北进兵事宜。
乔道清在扬州城外设酒送别林冲,然后整顿兵马,向西推进。
娄敏中这边回到杭州,说知谈判结果。
方腊其实很不满意,但是安北军态度强硬,而且也算是有诚意,他不想立刻跟安北军开战,那么就不能孤注一掷。
最终,他也就答应了这个条件,于是积极整顿兵马,由方天定亲自领兵,从广德军和宣州分两路向西北进发。
童贯原本将大军驻扎在滁州、昇州、和州、太平州一带,但是随着北面被安北军占据,本就有包围他的势头,那寿州和濠州又增派兵马,他不敢坚守,于是将滁州和昇州都舍弃了。
两州各留下五千兵马,做个坚守的样子,大军则散布在和州、太平州、无为军和庐州一带。
他被两边的气势吓到了,将大本营设在了庐州,只分派刘镇守和州、辛兴宗守太平军,王禀守无为军,跟两支义军对抗。
乔道清得知消息,顿时心思活络起来,庐州虽然远离战场前线,但是离寿州和濠州并不远,从这两地出兵,正可以与他西面兵马配合,给童贯形成威慑。
既然滁州和昇州并无多少兵马,他也就懒得认真攻打,只需做出大军全力西进的样子,想必两城守军在知道必败的情况,一定会落荒而逃。
说起来,将滁州和昇州让给方腊,其实对安北军不利。
但是,若能提前占据庐州,那么安北军对这两地,便形成半包围之势。
到了那时,这两地就算是给了方腊,只怕他也坐不安稳,而且不敢轻易跟安北军起冲突。
所以,他无须出兵跟江南军一起攻占四州之地,只需聚集优势兵力,直扑庐州,童贯的威胁自然能剪除。
若是大军撤退,那么这四州之地,取下也就是轻而易举的事。
若是到了这时,方天定还需相助,那么这江南军,也就太过拉垮了,也没有必要花费力气相助。
乔道清打定主意,一面派人从寿州和濠州调兵南下,他则率兵绕过滁州,直扑庐州。
方天定这边得到消息,自然慌了手脚,没想到乔道清如此狡诈,但是又没有理由责怪。
毕竟人家说了出兵帮他们取四州之地,没说非要去拼死攻城才算,只要逼走童贯大军,四州之地落入江南手中,那么安北军就算是履行了约定。
只是,这庐州的位置,十分重要,若是落入安北军之手,那么他们江南军日后向北扩张,就十分被动了。
不行,得集中优势兵力,突破无为军官兵,抢先赶去庐州,将此地据为己有才行。
只是,等他兵临无为军的时候,才知道自己这个打算,是没办法成功了。
因为他遇到了王禀这个敢战善守的大将,即使对方只有两万兵马守城,他将十万大军全部压上,猛攻猛打了三天三夜,依旧不能取得任何进展,反而折损了万余兵马。
气急败坏的方天定,在第四日上,下了死命令,命大军必须拿下无为军。
他手下十六员大将,全部投入战场。
这十六人是谁,原来都是此前投入他麾下,随他坐镇杭州的得力手下,分别为吴值、赵毅、晁中、汤逢士、王绩、冷恭、元兴、温克让、茅迪、王仁、崔彧、廉明、张道原、凤仪、苏泾、贝应夔。
这些人,个个武艺高强,人人胆气粗壮。
在他手下,一贯能征善战,为他立下不少功劳。
此番方腊派他进攻四州之地,他自然全部带了出来。
为了行军方便,十六员大将被他分为前后左右四军,每军四员大将坐镇,在他指挥下直扑无为军。
王禀得知方天定动静,不出意外的采取了坚壁清野,据城死守的策略。
所以方天定大军猛攻无为军三日,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不仅如此,其中大将吴值和赵毅还被他亲手射杀,可谓是狠狠提振了一番军心士气。
方天定损兵折将,又失去了抢占庐州的先机,自然失去理智,所以才要将八万余大军全部压上,势必拿下无为军,擒手拿了王禀,碎尸万段以泄心头之恨。
因此在第四日上,无为军迎来了最为惨烈的战斗。
在方天定孤注一掷下,即使是敢战善守的王禀,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但是朝廷大军已经不能再退了,他也要尽到一个将军的职责,为了朝廷颜面,为了童枢密的安危,他只能死战不退。
于是,惨烈的大战在无为军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