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船,沿着蜿蜒曲折的河道,缓缓向东南方向漂流。两岸的景致,渐渐从关中和河东的苍凉破败,变得多了几分青翠和生机。
虽然沿途依旧能看到战乱留下的痕迹,但相比于长安那座人间炼狱,这里无疑要祥和了许多。我们终于暂时摆脱了李傕郭汜的直接威胁,也远离了那支象征着末路皇朝、本身却又混乱不堪的东归队伍。
船舱内,蔡琰姑娘依偎在我的身边,因为连日的奔波和惊吓,早已沉沉睡去。她均匀的呼吸声,和着船外轻轻的流水声,构成了一种难得的、宁静的旋律。
看着她熟睡中依旧微蹙的眉头,我的心中充满了怜惜和一种想要将她永远护在羽翼之下的冲动。
我知道,这段颠沛流离的经历,对她这位从小养尊处优的才女来说,是何等残酷的考验。但她都以惊人的韧性挺了过来,并且始终是我最坚定的支持者和最温暖的慰藉。
石秀和几位幸存的玄镜台弟兄,也大多在船舱的角落里沉沉睡去。他们同样经历了生死的考验,身上或多或少都带着伤。这段时间的休整,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
只有我,毫无睡意。
我站在船头,望着前方那片在晨曦中渐渐清晰起来的、陌生的土地,心中百感交集。逃离长安,我们成功了。 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我们不仅保全了性命,更重要的是,带出了那一小部分最核心、最珍贵的典籍火种。
这是我们未来安身立命、乃至改变格局的最大资本。但我们的处境,依旧如同浮萍。我们失去了所有的根基,除了这几艘破船、几箱书简、以及身边这寥寥数位忠心耿耿的伙伴,几乎一无所有。
我们像一群无家可归的流浪者,漂泊在这片广袤而混乱的土地上,前途未卜,命运难料。
“乱世浮萍”之感,从未如此深刻。
曾经在长安城中感受到的那种无力感,此刻再次袭来。个人的智慧和勇气,在庞大的时代洪流和残酷的现实面前,有时真的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我能改变蔡琰被掳掠的命运(在这个时间点上,我做到了,但未来呢?),我能抢救出部分典籍,我能预警黄巾的烽火……但我无法阻止长安的毁灭,无法挽救王允的败亡,更无法改变这天下分崩离析、生灵涂炭的大势。
然而,感慨和自怨自艾,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我深吸一口气,将那些负面情绪强行压下。
浮萍,亦有暂泊扎根之时!前路,已然开启新的篇章!
徐州! 这个我经过深思熟虑后选择的目标,就是我们这群浮萍,即将尝试停泊的第一个港湾!
那里虽然也经历过战火,但相比于关中和中原核心地带,应该还保留着一些元气。
那里的主人——刘备,刘玄德——虽然目前实力尚弱,但其“仁义”之名远播,正值求贤若渴之际。
这对于我们这些毫无根基、却身怀“奇货”(我的智谋、玄镜台的情报能力、以及那些典籍所代表的知识力量)的“外来者”来说,或许正是最好的切入点!
我需要尽快了解徐州的具体情况:
刘备是否已完全掌控徐州?他麾下有哪些主要人物?徐州的政治、经济、民生状况如何?我该以何种方式、何种身份去投奔他,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得信任和施展空间?
这一切,都需要玄镜台尽快在徐州建立起新的情报网络。同时,那些珍贵的典籍,也需要尽快找到一个比船舱更安全的临时存放地点。
或许,可以先借助糜竺(如果他已是徐州重要人物)的财力或关系?新的挑战,接踵而至。
但我心中的斗志,也重新燃起!
长安的炼狱,磨砺了我的意志;
黄河的惊涛,考验了我的勇气;
而那些从烈火中抢救出来的典籍,则充实了我的智慧。
我不再是那个初到洛阳时,只能在案牍间崭露头角的令史了。
我拥有了自己的班底(虽然弱小),掌握着巨大的知识财富(虽然暂时无法完全利用),更重要的是,我对这个乱世的残酷和运行规则,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小船破开晨曦中的薄雾,向着东南方向,坚定地前行。
浮萍暂泊,是为了积蓄力量。
前路新启,是为了……最终的龙吟九霄!
徐州,我来了!刘备,我来了!
这片江淮大地,会成为我陆昭真正崛起的舞台吗?
我的目光,望向远方,充满了未知,也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