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我捡选了三株理气新草放于青株水中,将其上新出之叶吞下数片,左臂竟然有了知觉。其后为查明配药分量,每隔一日吃下两片,连用月余,左臂终于恢复如常。
“这生脉之药已然配好,你们回去之后可与两位宗主先行试过,若然管用,不妨让他们二位全身运功,将血脉中残存之毒尽数发出,再服下药丹恢复体魄。”
蓝羽等人听了制这生脉之药的情由竟是这般神奇,而恰是在那毒叟想要重出江湖之前所成。若说乃是天意,也无不可。有了百草山人的御毒之法和这生脉之药,那毒叟却还有何惧处?
苏萍笑道:“山人前辈,这青珠既是这般神奇,是否该与它一个名字?”
百草山人笑道:“这青珠乃灵龟所赠,我与小徒便叫它作‘鳌腹神珠’。”
苏萍道:“鳌腹神珠,端的好名字。”
蓝羽道:“咱们回去之后,只说山人制出了破那‘气运脉败’的生脉之法,谁也不得透露这鳌腹神珠之事!”语声甚是威严。
风卷云从未听过蓝羽如此威厉语气,心知江湖上贪心无良的小人不计其数,若这鳌腹神珠之事传扬出去,东始山日后多半便会永无宁日了,与余人一同恭声答应。
蓝羽道:“山人,不知那御毒药浴准备起来可费工夫么?”
百草山人道:“药浴准备容易得紧,蓝门主无须担心误了回程。这药浴虽是御毒之用,却是以那十数种天下最毒之物为本,其余七十余种药草皆是抑毒之用,是以这药浴称为‘百毒之浴’。这百毒水气最多只能存于体内数月,时日久了,药力会慢慢减弱,到时哪怕毒质只比抑制它的药力多出少许,也足以夺人性命。是以你们与那毒叟一战之后,须得及时服用我备下的化毒清浊丹,再以真力相辅将毒化净。青儿,命季氏兄弟煮水。”
青儿答应一声,出门去了。
百草山人道:“一会儿便请蓝门主于东首柴房内入浴,宗正少侠与无上少侠于我这内堂入浴。苏女侠与杭女侠便请先为蓝门主提水,待蓝门主浴罢再行入浴。云少侠可随意休息。诸位少坐,老夫去内室药房配药。”
众人起身齐道“有劳”。
过得盏茶时候,青儿进屋禀报一锅水已煮好,百草山人将所配百毒之浴草药交给青儿,叫他领了蓝羽、苏萍、杭梦胭去柴房。又过盏茶时候,另一锅水煮好,方才转动绞盘的两个汉子各提一只大水桶进来,去了内堂置水,百草山人唤了宗正安与无上无门自去入浴。
风卷云心道:“原来这两个壮汉便是季氏兄弟。”他无事可做,便出了屋去,欲自峰上远眺风景。
原来峰上三座石屋,北首这座是百草山人与青儿所居,东首两座左边这间却是柴房,锅灶、干柴、清水、浴桶都备于其中,右边那间是季氏兄弟所居。风卷云出门不见苏萍与杭梦胭,知道蓝羽于柴房中入浴,她二人定是代了季氏兄弟于内中烧火煮水。
青儿见他出来,招呼道:“客人来看风景罢,峰下都已黑了。”
风卷云见这青儿机敏、天真,对他喜爱已极,走到南首崖边,与他立在一处,笑道:“青儿小兄弟,你我不须多礼,你只称我为‘云哥哥’可好?”
青儿拍手笑道:“好啊。云哥哥你瞧,峰下天都黑了,峰上还有日头。”伸手向峰下指去。
风卷云笑道:“是啊,峰下天黑了,峰上却还有日头。青儿喜欢住在峰上,还是喜欢住在峰下?”
青儿道:“我喜欢住在峰上。峰上有师父跟季大叔、季二叔,而且峰上离日头近,天黑得晚。但若彤儿来了,我便要到峰下陪着他,他老是怕黑。”
风卷云道:“哦,是被那娄老大哄了一枚丹药去的彤儿么?”
青儿道:“是。彤儿今年八岁,我六岁,但是他却比我还要胆小。”说着双手捂住了嘴嘻嘻笑个不停。
风卷云心道:“若然小孩子能够永不长大,是否会永远这般天真?”
青儿指着东南方道:“云哥哥你看,那边山头上也有日光,那是女蒸山。”
风卷云道:“那山离了这里好远,再往远处便看不到了。”
青儿笑道:“六师兄说那山上的水里有一种怪鱼,只生着一只眼睛,咱们可都不能见它。只因谁若是见了那些怪鱼,那人的家乡就要大旱,天一旱,百姓们的庄稼便不长了。”
风卷云道:“这鱼竟是这般厉害?咱们还是别去瞧它得好。”他知那女蒸山的独目鱼为所见之人家乡带去旱灾一说多半是人们因那鱼面目怪异,观之不美而杜撰出来,但相信这些神奇传闻便是小孩子的可喜爱处。又问他道:“青儿,这座山峰这样高,可有名字么?”
青儿道:“有啊,师兄们给它取名叫做‘帝望峰’。”
风卷云道:“帝望峰?这名字从何而来?”
青儿嘻嘻一笑,道:“这是说我们师父的。”面上露出崇慕之色,续道:“师父虽早在中年之时便以医术闻名天下,但直到现在他仍说自己只是一窥药学门径,所得不值一哂。自十六年前三门二派的五位宗主前来瞧病,十几年来,师父以身试药从未间断,每年都会有三五次极为凶险的时候。后来十二位师兄商量都要将自己手臂废去一条,分负师父试药之苦,师父却早瞧了出来,但并未一时说破,只是命了十二位师兄上了峰来,领了他们在此向南而望,只问他们见到了什么。我的十二位师兄都是师父严加考察才收入门墙的,他们与师父都是一般的心思,听了师父一问,便都明白了师父的心意,都向师父拜了一拜,下峰去了,以后再也不提助师父试药之事。”
风卷云道:“山人他老人家到底是何用意?”
青儿道:“师父是教师兄们去看世间之人患病之苦。十二位师兄若是废去一条手臂,三年游医期间难免会有不便,所治病患也要少了许多,这便是违背了博施济世的本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