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遥的马队严格意义上说都已经不能算马队了,无论是马匹的配置还是随从的士兵,绝对算得上水平不错的轻骑兵。
离开黄桐县后,地形倒是越发平坦了起来,确定了大致的方向,不过一日的功夫便又是奔走了数百里,虽然北方的冬天边地都是土黄色。
但比起贫瘠的黄桐县,眼前的景色还是明显能看出富饶了太多。
还没到下雪的时候,在官道两旁,是一望无际的广阔田野,田垄之上有着枯黄的草叶。
远眺而去,看到一些地方有连片的绿色,策马而去,便见到是连片的洋芋田。
大概估计规模,足足也有五六十亩了。
田亩之中,几名庄户人正卖力除草,见浩浩荡荡地马队飞驰而来,他们吓得跑也不是不跑也不是。
但等陆遥他们靠近,见到马上的人气度不凡,虽然穿的便衣,却是周正整齐。
一个老汉看起来精神奕奕,他不卑不亢地走上前来,拱了拱手:“远客从何而来?”
陆遥微微一笑:“老丈竟不害怕我们是土匪吗?”
老汉哈哈大笑,露出缺牙的嘴,解释道:“这位相公气度不凡,一看便是官家之人,诸位唯相公马首是瞻,定然是相公的从属了。
小老儿斗胆猜一句,相公定然富贵非常。”
阿虎瞪大了眼睛,他也算走南闯北惯了,如此的老汉却还是第一次遇到,不由得说道:“老丈,虽然您说的有道理,可寻常人见了我等这般的气势皆难有如此反应的,恐怕老丈也非常人吧?”
老汉赶忙摆手:“客官这般说就折煞小老儿了,小老儿不过是早年跟随我家老爷在外许多年,所以客官这般的贵人小老儿倒是也见过不少。”
陆遥笑道:“看来老丈家的老爷也非常人,以前的官职恐怕不小吧?”
老汉突然觉得自己有些失言,变得有些纠结。
陆遥对阿虎使了个眼色,阿虎便掏出一块腰牌道:“某乃白马卫千户刘德彪,此次乃是护送公子前往北地公干。”
老汉赶忙向陆遥和阿虎行了礼,说道:“我家老爷曾任吏部右侍郎,如今正好就在庄上,相公奔波劳累,还请到我们庄上休息一番,也好让我家老爷一尽地主之谊!”
陆遥理清了下思绪,若说近些年告老还乡的吏部右侍郎,那就应该是小有名气的万多。
此人颇有刚直之名,在吏部这个被称作天官部的地方,考察官吏事必躬亲十分公道。
虽然有不少人对此有所怨言,但他的高洁品德十分让人感佩。
在他告老的时候,周皇也是把规格给得很高。
陆遥道:“你家主人可是万老先生?”
老汉见陆遥说出自家老爷的身份愈发显得恭敬,赶忙答道:‘正是,正是,还请相公一定到我们万家庄歇歇脚!’
被老汉他们带着走了不久,越过一座小小的山丘之后,陆遥他们便见到了一座规模不小的庄子。
以规模看,这万家庄起码居住了五千户以上的人。
陆遥带着人牵着马和老汉一同走的路,顺道聊一聊风土人情,但老汉还是让手下的壮汉子跑回庄子提前告知。
他们还未走近庄子大门口,便见到一个苍老的身影在一群人的簇拥下迎接。
陆遥赶忙上前,他与万多不熟,只是在朝中有几面之缘:“万世伯亲自迎接,小侄如何当得!”
万多虽然身形有些佝偻须发也都白了,但精神却是很好,他拍了拍陆遥的肩头:“嘿嘿,小子,你爹当初也喊我世伯,你这不是沾老夫的便宜嘛?”
陆遥嘴角抽了抽,万老头比起传说中的刚直,还真有些风趣。
撇开尴尬的话题,陆遥问道:“万老,晚辈过来的时候见庄子外头种了几十亩洋芋,问了问王老丈却也没得出个所以然。
现在唐突问一问,为了万家庄没有大规模种植洋芋?”
万多嘿嘿一笑:“小子,你冷不?”
被万多这么一提,陆遥还真觉得有些冷飕飕的。
万多道:“老夫如何不知在京城那边种植洋芋还会在夏麦收后进行轮作?
可咱们这地方比起京城又靠北了快八百里了,京城的麦子是夏季收获,咱们这里的麦子可是得等到秋天啊。
到这个时候再种洋芋,就耽误种麦子了。
我们万家庄其实在春天也在犄角旮旯种了不少,如今种这几十亩,是因为庄里的娃娃爱吃洋芋,为了哄娃娃们种的。
洋芋虽然高产是好东西,但吃多了也腻歪。
咱们万家庄都是良田,并不缺这几口吃食,也没必要把好好的麦田拿去种洋芋嘛。”
听万多这么一说,陆遥倒是脸一红,看来自己对农业还是不够了解。
万多又小声道:“听人说京城的千户护送着一位公子爷去北方,老夫还以为是殿下来了。
可转念一想,太子爷在东山忙得不亦乐乎,怕也只有你有这闲暇了。”
陆遥挠了挠头,万多是去年冬告老辞官,在过年前回的老家,本就对东山有些消息。
万家家教甚好,万多的两个儿子如今都在京城为官,对京城的消息自然也是了若指掌。
陆遥嘿嘿一笑:“万老许久不见,身子倒是越发硬朗了。”
不知道是不是没了为官的负担,万多显得有些老不正经,坏笑道:“说起来你还可以喝杯喜酒,老夫老来得子,如今我那小儿子刚刚办了满月酒。”
随万多到家中吃喝洗尘,陆遥也不隐瞒,将自己要去曲阜祭孔,顺道体察下民情的事情说起。
万多喝酒喝得高兴,说道:“你既然是四处转转,老夫倒是推荐个地方给你。
这既是给你看个热闹,也算老夫的一点私心。
咱们万家庄乃是在白桦县治下,白桦县的县令在白桦县做了十年的县令,这十年白桦县竟然出了十八个秀才,八个举人,还有三个进士。
这些都是那位赵县令的功劳,所以附近的县乃至远一些的学子,都得了消息跟着赵县令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