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如此了得的成绩,放在整个大周都是亮眼的表现了,按理说每次考察政绩,赵县令的评价应该不低才对,为何会在白桦县做十年的县令?”
周朝的科举制度继承前朝,读书人先是进行县试、府试、院试考取生员,也就是秀才的功名。
这三场考试因为都是在省内举行,所以是年年都有。
获得秀才功名后便可以前去参加省城的乡试,乡试若是上榜,就可获得举人功名。
进而参加京城的会考,会考上榜基本就是板上钉钉的进士功名,不过之后还是要参加殿试角逐排名,状元榜眼探花也就是在殿试中考出来。
乡试和会考、殿试都是三年一次,这主要是考虑到交通不便,如果不留下足够的时间,许多偏远地区的学子便很难有参加考试的机会了。
周国有数百个县,寻常的周国县,如果三年能出一个秀才便称得上县令和教谕教化有方,可以在考评中获得很好的评价了。
如果十年能出一个举人,就都该说这个县文风斐然文运颇佳。
至于进士,那都是可遇不可求,除非传统的文教重地之外,其他地方根本不敢奢望。
毕竟一次院试,整个大周也不过考出二百多名秀才,一次会试大周也不过出百名左右的举人,而每次能够会试上榜获得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乃至赐同进士出身的也就三四十人。
而教育资源很不均衡,先是京城和那些繁华的大城市集中了最好的教育,能够考取功名的读书人也就越多。
然后是各地的省城、州府,能够有一些读书种子。
再到平平无奇的县一级,在大家眼中科举高中那就跟‘玄学’的关系更大了。
毕竟哪怕小地方能有些名门望族愿意花钱请先生教书,真有大才学的先生却不一定愿意留在小地方。
像白桦县这个地方,因为有广阔肥沃的土地,经济条件较好,历来都算是文教重地,其实大多时候读书人的功名也就是举人到头了。
能够高中进士的,在万多之前也不过两位,而算上万多这总共三位进士,中间相隔的跨度几乎贯穿了大半个周朝。
白桦县的第一位进士,是在周朝开国二十五年的时候,第二位进士则是在开国六十年的时候,到万多高中的时候已经是大周开国一百零六年。
并且之前的两位,在仕途上的作为都不大,所以也没能对家乡有太好的影响,甚至在为官的任上客死异乡,对于白桦县来说就只剩下他们当初高中时候的传说。
万多虽然刚直,但并不愚笨。
能够做到吏部右侍郎的绝非常人,他虽然没有在为官之时在仕途上为家乡人开后门,但确十分重视通过自己影响家乡的教育。
他凭着自己的影响力请了好几位名师到家乡教学,又时常亲自写信劝学,还将记录自己学习心得的笔记刻印寄回家乡供学子们阅读。
在他的影响下,白桦县的求学之风蔚然,他的两个儿子都高中进士,仕途坦荡。
此外白桦县考取秀才功名和举人功名的,也比过去要多得多。
但万家的兄弟俩高中也已经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那会儿陆遥都还没出生。
如今按照万多的说法,这位县令倒是颇为了得,按这个成绩来说,京城附近的一些富裕的县都很难达到同样的水准。
只是,这样一个有能力的县令,怎么会猫在白桦县呢?
听到陆遥的疑问,万多解释道:“说来赵县令也是一位奇人,此人年纪已六旬,在四十九岁的时候中的进士,当时还是老夫将他点为白桦县的县令。
此人奇就奇在他五十岁高中不是因为努力到四十九岁才高中,而是因为他到了四十九岁才因为穷困参加科举,一路顺顺当当高中。”
“哦?倒是有些意思。”陆遥呷了一口酒,听得兴起。
万多道:“赵县令年轻之时家境殷实,他不慕名利唯好饮酒。
在他双亲还在的时候,尚能约束他勤勉读书。
但没等他学有所成,父母便双双病逝。
由于他性子闲散清淡,家产大多被兄长分去。
自己唯有守着几亩薄田,于是他躬耕田亩之中,所好唯有读书和饮酒。
按理来说,如此之人恐怕就会在隐逸的生活中聊此余生。
但他却在四十九岁的时候与一位书香门第的女子相遇相识相恋。
为了娶到这位女子,他才一路应考高中,后来果然抱得美人归。
到了白桦县后,他原本是无为而治,唯一的爱好便是将县衙的属田全都种了粮食酿酒。
但一日与本县的年轻学子诗会的时候,谈及科考一事,赵县令却觉得学子们不得其法浪费了许多时间。
此后赵县令便多了一个爱好,指点本县学子应考。
也就是在那之后,本县学子的举业突飞猛进。
不过赵县令对名利依然单薄,其实之前几次考评他的评价都不错,本该擢升一些。
但他实在不愿意折腾,屡屡拒绝。恰好老夫的几个孙儿重孙儿都跟着他读书,他便让他们带了书信寄给老夫表明了心迹。
老夫也算是有一些私心,便为他招呼了两句,让他得以留在白桦县令的任上不动。”
听到此人的事迹陆遥不由得哈哈大笑:“如此说来,本伯倒是可以送他些美酒一饮!”
这时候却听一个深沉的声音道:“那下官就谢过伯爷美意!”
万多莞尔一笑:“哈哈,陆小伯爷,赵县令可以随意出入我们万家,今日他本尊来了,你可要当心你的酒袋子装够了没!”
“爷爷!爷爷!”
“太爷爷!太爷爷!”
就见几个可爱的娃娃蜂拥而入,本想去找万多撒娇,见到不怒自威的陆遥却是一惊,都瞪大了眼睛不敢说话。
万多赶忙招呼着自己的孙儿重孙儿到身边,却见一位精神奕奕如一颗青松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丝毫看不出已六旬。
陆遥爽朗大笑,招呼阿虎道:“去取好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