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再续,书接上一回。
我们刚回到客栈,时间尚早,还未到吃午饭的时候;我们各自回房间,长辈知道我们回来,着人来到房间让我和萧遥剑去老太爷住的客房。
虽然我和萧遥剑不知何事,但心里知道叫我们这样在房间见面,一定是有比较隐秘的事情。
老太爷的房间在客栈的二楼,自带一个僻静的小客厅,左右房间均是凌家人居住。
果然!
当我和萧遥剑入得小客厅,看见厅内坐着的都是凌家男性长辈。
一个道士模样的人坐在茶桌一方,正与老太爷说话,看见我俩进来,两人同时看着我们。
这时,我听到萧遥剑语带尊重地说:贾道长,别来无恙嘛?
我扭头一看,看见萧遥剑正在恭敬地行礼!我连忙跟着行礼。
我小小的人儿学着学礼的样子,逗笑了堂中的各人。
那道长微笑着,用手指一指我,看向凌老太爷,老太爷没有说话,轻轻地点了点头,道长微笑地也点了点头。
这时,有人搬来两张凳子,让我们坐在旁边。
我这时并不知道长的身份,不过看见一屋子凌家长辈,还有萧遥剑都对他十分尊重,心里就知道此人一定不是普通人!
这时,道长继续他们正说的话题,我听到道长小声说:十三年正月时,胡对帝上称府第中的井突生石笋,涌出醴泉,邀请帝上前往临幸观赏。帝上乘车出西华门时,一个叫云奇的宫中太监冲出道路,拦住了马车,随后拉住马车不让前行,车夫斥问他想干什么?云奇急得语无伦次,帝上的随从就把他打头破血流、手脚俱损,卷伏在地,这时,帝上的随从俯身从云奇口中听闻说胡府暗藏杀手,欲对帝上行不轨之事!
此时厅里所有人都鸦雀无声,道长右手轻轻端起茶杯,与凌老太爷互相致礼,将茶水轻啜一口,然后继续小声说道:随从立即报告帝上,帝上大惊,即返宫中,即派兵包围胡府,一搜,在府中果然捕获精壮披甲武士!
正当每一个人都大气不敢出的时候,听到萧遥剑轻声问:道长,云奇后来怎样了?
道长听后,轻轻一笑说:此事既定,帝上回头欲召见云奇,云奇已经伤重死亡了!帝上赐予厚葬,下令春秋祭祀,云奇的墓,就在南京太平门外的钟山之西。
这时萧遥剑又说:丞相府中有守卫也讲得过去吧?总不能单凭抓到几个武士就定谋犯吧?
直到这个时候,我才明白,道长刚才提到的“胡”,指的是胡惟庸!他们是在说洪武十三年时发生的“胡惟庸案”!
“胡惟庸案”,我读明史时当然知道,但道长所说的云奇拦车告发的典故,我真的未曾听过。
凌家出发入滇的年份是洪武二十二年,即公元1389年,震惊朝野的胡惟庸案发生在九年前了。
胡惟庸案,作为发生在明朝初叶的一件大事,后世史书均有记载;
明太祖因为此案,永废丞相一职,胡惟庸之后,中国再无丞相!明太祖将丞相职能分权于六部、五府、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直到清朝,仍沿用此明制。
明太祖以“谋不轨”的罪名,罪灭胡惟庸九族。
胡惟庸案株连人数达数万人,籍此,元朝归降的官员通通被清除干净。
道长此时说:胡案发生时,李善长吓得够呛了!当初胡惟庸就是他推荐的!不过,他一听到消息,立即到帝上面前认错,说看错人了!才没有被株连上。不过,我曾经为此起了一卦,胡案到今虽过十年,树欲静而风不息!只怕胡案后劲仍在!
听见道长说及李善长,我记起来了!
李善长既是开国功臣,又与明太祖朱元璋是姻亲关系。
朱元璋的女儿们一直都是用来巩固君臣关系的棋子,朱元璋的长女临安公主嫁给李善长的长子李祺。
在洪武二十三年,即公元1390年,也就是明年,李善长只是因为修缉房子,向汤和借兵三百干活,汤和不借也罢,为求自保,还向上告发!
当时还有另外的人为撇清关系,举报李善长。
明太祖立即以此为把柄,即使“胡惟庸案”已事过十年,李善长仍以胡党案获罪!理由是身为元勋国戚,竟“知逆谋不举,狐疑观望,心怀两端,大逆不道!”
这时,道长又说:你们以后到了云南做生意,记住不要收纳亡命之徒;不要与倭寇有任何交往。
凌家长辈们听了,连连点头。
道长所讲的“倭寇”就是当时在中国沿海抢劫来往船只的日本浪人。
这时,到了吃午饭的时候,凌老太爷请道人一起去吃饭,道长推辞且起身告别。
凌家一众长辈要送道长离开,道长摆手制止。
道长经过我和萧遥剑身旁,蹲下身,微笑着与我握手,说:幸会!幸会!
然后用手拍了拍萧遥剑肩膀,说:和其光,同其尘!后会有期!
道长大踏步走出去,并随手关了门。
凌老太爷感叹地说:道长想得周到啊!凡事低调,可保平安!
我和萧遥剑走回自己的房间时,萧遥剑一边走,口中一边念叨:和其光,同其尘!
我听了就说:这是《道德经》中的语句,整句是,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道长是要你以后隐藏锋芒,要与世俗和谐共处,不要总想着突出自己。以免招来不必要的烦恼。
萧遥剑听了,默默地点了点头!
我心里想:真是神了!这位道长究竟是何许人也!刚才他的话,令凌家长辈纷纷点头认同,现在仅用短短一句话,就让萧遥剑沉思了!
我就问萧遥剑说:你好像与这位道长很熟悉?
萧遥剑说:对!贾道长云游到黄山时,曾在我家住了一段时间。
原来是旧相识!
我们回到房间,看见凌轩已经从外面回来了。
我们向凌轩说了贾道长一事,凌轩对我说:早上回来时,我遇到道长了,道长跟长辈们说事,我们就出去采购了。
凌轩周围看了一下,压低声音对我说:这位就是贾仁道长。
我一听,恍然大悟!
贾仁既是凌老太爷的好友,又是朱升的学生!
朱升是谁?朱升就是在朱元璋打天下之时,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九字战略的人!
作为高功的开国谋士,朱升居庙堂之高而自危,在洪武二年,即向太祖皇帝提出告老还乡的申请,而仅仅回乡一年后就与世长辞;贾仁在办完老师所有后事之后,就出发云游四方了。
贾仁在出发前,曾为凌老太爷算了一卦,对凌老太爷说“凌家祖上积德,八代丁财两旺,福禄连绵。第九世有弄瓦之喜。此女命格奇特,不但为家族带来财富,还可保凌家绵绵后世。得时须万分珍惜,谨记勿为外人道。”
这就是为什么刚才道长看见我,会这么欣喜,并专门与我握手的原因。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