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妨,这些损耗都是正常消耗,到时候你直接去户房拨银子就行”,张平安回道。
说完肃声叮嘱了一句:“不过水师的训练不可松懈,有什么问题随时向我禀报!”
“下官明白!眼下天气越来越热,正是水师训练的好时候,下官一定会盯紧的”,买司长拱拱手应道。
这次水师演练的结果双方都满意,算是圆满结束。
随着时间一日日过去,五姐夫方子期也对县衙事务越来越熟悉,逐渐成为张平安的左膀右臂。
对于师爷的身份十分适应。
就在这时候,临安传来快信,说是五丫在家不小心摔了一跤,流产了!
此时五丫已经怀了有五六个月了,怀孕这么长时间,早已经跟肚子里的孩子产生了感情,又是第一胎,这时候流产对任何一个母亲来说都是极大的打击。
方子期收到信后惊讶和悲痛是有的,但同时也是感到左右为难,他刚在慈县把所有的事情捋顺,私心来说,他是不想回去的。
对于他来讲,孩子什么时候都能有,反正他还年轻,男人三妻四妾再正常不过,就算五丫生不了,还有别人能生,对他来说都一样,都是他的孩子。
但是不回去的话,岳父岳母还有小舅子肯定会对他有意见,除去亲戚关系不提,端别人碗就由别人管,不回又不行。
想到这儿,方子期甚至都对五丫隐隐有些怨恨了,什么时候流产不好,偏要这个时候。
两人好像天生气场不对付,也不知道当时怎么算的八字,这五丫明显不旺他。
权衡一番后,方子期有了决定,还是准备回临安一趟看看五丫,这样谁也挑不出什么错来。
张老二、徐氏还有张平安等人知道这件事后,也觉得很可惜,都怀了五六个月了,再熬个两三个月,孩子马上就能出生了。
方子期姿态放的很低,表情悲痛道:“都怪我,要是当时我带五丫一起来慈县就好了,怎么也想不到,家里有那么多丫鬟下人伺候,还会出这种事情,让五丫受苦了,我可怜的孩儿啊!”
徐氏本来是想出口责怪几句的,但看女婿这样子反而有些不好意思开口了,最后只能叹气道:“唉,这事儿谁也不想的,你回去后好声招呼五丫坐好小月子,把身体养好,孩子很快会再有的。”
张老二也道:“你娘说的是,也没人怪你!”
这时候大部分家庭婴儿夭折率其实很高,所以大部分人遇到这事的想法就是赶紧再怀下一个。
张氏和张老头对于这种事是不掺合的,只问了几句了解了情况便没管了,儿孙自有儿孙福!
英娘听后却有些后怕,不由自主地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她还有将近半年才生,看来往后要万分注意了。
大夫都说过,她这次能怀孕算是万中无一的奇迹了,以后也基本上没有再怀孕的可能性。
这一胎对她来说弥足珍贵!
方子期正准备出发回临安的时候,朝廷却正好来了邸报,要发徭役了,而且要提前征一部分税,用于前线战事的粮草补给。
慈县属于是征税的重点地区。
这下整个县衙的人都要忙碌起来。
方子期内心直呼天助我也,连忙趁机表忠心,正义凌然道:“平安,徭役赋税是大事,这种时候我怎么能为了自己的个人私事回临安呢,不管你说什么,我必须得留下来帮忙!五丫这事我心里也悲痛万分,但是木已成舟,我回去也无济于事,国与己而忧,于公于私,朝廷大事须放第一。”
说完也不等张平安回应,直接回了六房处帮忙办公。
一县之运作基本上靠县衙六房运转。
这段时间,方子期的办事能力已经得到了六房各人的认可,加上又是县太爷的亲信。
在六房各处办事便如鱼得水。
张平安没想到五姐夫竟然会说这番话,朝廷这顶大帽子扣下来,他也不好坚持说让五姐夫回临安了。
不然显得公私不分!
打开朝廷的另一份邸报仔细看了一遍,张平安才得知目前的战事情况。
这次平定南方挂帅的是一个老牌的将门世家出身的将军,早些年因为朝廷承平已久,并不得重用。
到了南方后,因为不会溜须拍马到处社交,所以也没混上到苍梧江沿线镇守布防的差事。
空有一个将门世家的名号,实则已经没落了,也不知道朝廷是从哪个犄角旮旯把这号人薅出来的。
张平安在临安的时候都没怎么听说过这号人物。
不过好在结果是好的,目前岳州已经平定,斩杀反贼叛军共计一万余人,降者逾五万人。
岳州正式被收复回来。
接下来便是继续南下,估摸要不了多久,便能彻底平定南方。
张平安看到这儿算是松了口气。
眼下还得赶紧紧锣密鼓的收税和安排摇役事项。
这次的徭役内容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去修筑城墙、堡垒、挖壕沟,相当于是做战时防御工作,二是充当民夫,向前线运送粮食、武器、箭矢等军需物资。
不过好在这次徭役抽调不严重,也没有什么危险,说是去前线运送粮食武器,实际上只是往东运到下一个补给点就行了,而且只要年龄在二十至三十间的年轻力壮的青年男子。
不仅管饭,还有钱拿,许多人都十分愿意。
事情开展起来并不难。
反而是赋税收缴比较困难,眼下正是人心惶惶的时候,朝廷在打仗,百姓们都把粮食看的跟眼珠子似的。
好一番恩威并施才把这事儿处理好。
后果就是县衙街道上小摊小贩更少了,生意更冷清。
都勒紧了裤腰带在熬。
还有从其他地方一路讨饭过来的乞丐。
相比于别处,慈县靠海,算过的还可以的,起码不至于饿死人。
在这种情况下,张平安仔细斟酌过后,决定暂时设粥棚施粥,他算了一下,县衙的粮仓足够支撑到秋收的时候还有富余。
这种施粥不是让老百姓吃饱的,只能算是说把命吊着。
里面米粒一巴掌都能数的过来,粥面清可照人,还撒了沙子,是不得已为之的法子,毕竟占便宜是人的天性,要防止有些人来浑水摸鱼。
这样一来,不是快活不下去的人家不会来喝这种粥水,也能把粥水留给真正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