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你这细胳膊细腿的能挖几铲子?爹娘肯定指望不上,家宝也白搭,你哥我没活的时候可以来帮你,可有活了,也顾不上!”
“哎哥你可别瞧不起我,我可不是金尊玉贵养大的,自小家里的活我就跟着干。过了十岁就跟着下地了,春耕秋收的,有什么我不懂的?再说我力气小,不好雇个耕牛么?”
秦许之干脆不走了,掐着腰皱着眉,有些不解了!
“你这丫头先是跟我打听哪里有河道,如今又嚷着要开荒,你到底打的什么主意?你这已经议亲了知不知道?到时候嫁了人,再有了孩子,夫家能叫你这么折腾?”
十月挑了挑眉,“还能什么主意?给自己攒点嫁妆呗!万一将来嫁人过得不好,自己手里还能有条退路不是挺好的!
至于他们不让,那就更好说了,这是我的陪嫁,是我自己的退路!要是谁不让我折腾,那也好说,谁不许谁就掏钱给我花,到时候我兜里不缺钱,自然就不折腾!”
秦许之有点儿头疼了,这样的妹妹,那个姓楚的瞅着也文绉绉的,这回头真嫁过去,人家能管得了她?
再想想她一觉醒来就闹着退亲,秦许之好像忽然之间想到了什么。
秦许之眯了眯好看的桃花眼,有些狐疑道:“你跟哥说实话,你是不是,在那个梦里头梦见什么事?”
“没有。”
“真没有?”
“哎呀,真没有,我就寻思河边儿的地没人占,才找河道的,不然我还不知道好地抢不着?”
秦许之对这话半信半疑,不过看她妹妹跟他梗着个脖子,煞有其事的小模样,也猜不出其他的来。
又想了半晌,道:“那你实在要开就开吧,总归你也不是个傻瓜,我估摸着你也不会干吃亏的事,不过有一句话,我要提醒你。
既然是你要开荒,要用来当嫁妆,那这地就不能记在爹娘的名下。去官府报备的时候,就直接记在你名下就成,知道不?”
十月大眼睛一翻,道:“这还用你说?别说记他们名下了,就是记我自己名下,回头地出息了,我娘不跟我要,我都谢天谢地了!”
秦许之想了想一心偏儿子的继母,也蹙了眉头,“应该不至于吧。”
十月瞪了他一眼没说话。
于是兄妹两个一路商量着坐上牛车就回家了。
话说也不知这张媒婆被楚良夜塞了多少跑腿钱,秦家就见这媒婆才走了没几天,转头就将八字合了回来。
还说特意遵楚良夜的嘱托,是叫“连云寺”的净缘大师给亲自看的云云,说是二人八字极为相合,乃是天造的一对,地设一双!
又说什么二人将来的前程,必定谋定无忧,得贵人点拨,日日高升之类的。总归好话说了一大车,听得十月在旁眼皮直打架,心道,这媒婆也不知楚良夜许了她多少谢媒钱,居然这么卖力气!
于是媒婆将楚良夜的庚帖撂下便急急的走了,李氏赶紧将准姑爷的庚帖用红纸包好,板板正正的压在了灶君茶板下头。
又拉着一家子对着灶君拜了又拜,嘴里念叨着什么“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之类的,让灶君保佑二人亲事顺顺当当的!
拜过了灶君,李氏便掐着腰指着一家子严厉的警告道:“从今儿起,三日之内,家里不许吵不许嚷,更不许摔东西!谁要是砸了碗碟盘子,你看我怎么治他!”
十月眨巴眨巴大眼睛和大哥悄悄交换了一个眼神,心道,这前后的态度相差也算得上天壤之别了!
再说媒婆前头把楚良夜的庚帖交给女方家里,自然也揣着女方的庚帖去了男方家里!
大晌午的,楚婆子正指挥着两个儿媳做午饭,就见张媒婆捏着个帕子,鬓边簪着朵大红绢花,吵吵嚷嚷的进院儿了!
“哎呦,楚家老嫂子!我可是给你们报喜来啦,有没有好酒好饭赏一顿那!”
楚婆子最近本就心里烦躁的很,扭头一见来人,心里更烦了!
“呦,什么喜事啊!把王母的亲闺女,说给我儿子啦?”
“嘿,你这老糟婆野心还不小!不过王母的亲闺女嫁人了,不嫌弃的话,那月中的嫦娥就送给你儿子凑合凑合吧,你看怎么样?”
二人拌了几句嘴,说笑几句,楚婆子便把人请到了屋里,于是张媒婆即刻便把女方闺女的庚帖给掏了出来。
自然少不了把那吉祥话又说了一遍,然后又喝了碗热水,便乐颠颠的走了!
老太太再嫌弃,儿子也放话了,言说就喜欢这个,于是她也不敢做手脚,捏着鼻子便把女方的庚帖也压在了灶君茶板下头!
看了墙壁上灶君那无忧无虑的乐呵模样,楚婆子叹了口气愁苦道:“哎,这会儿可是到了掏钱的时候了!十两银子!十两啊!少说二十亩地,今年算是白种了!”
二媳妇徐氏才将豆腐切进锅里,见婆婆发愁银子,便笑了笑,宽慰道:“娘,你不是一直念叨小叔不成家!如今好容易有了个看中的,必定娶回来和和美美的过日子!说不定,明年您就又添孙子了,这可是喜事!”
不待老太太说话,灶火旁负责烧火的大媳妇魏氏,捋了捋鬓发,不咸不淡的吱声了,“是啊,小叔人长得好,身子骨也好,到时候生的孩子必定也结结实实的!”
二媳妇徐氏拿着锅盖的手,顿时就是一滑,厚重的木头锅盖“嘭”的一声,脱手砸在了铁锅上!
徐氏吓得脸色一白,赶紧把锅盖正了正小心的盖好!
可惜还是没逃过一顿骂!
老太太扶了扶也被吓的砰砰直跳的心口,扯嗓子便呵斥道:“呦!你这是摔谁呢?你大嫂说的不对吗?进门十多年了,就生了那么一个还病歪歪的!还不兴人说了?脾气倒不小!”
又是这个话头!
真真是自打孩子落了个冬天咳嗽的毛病,十多年了,她这个做娘的一边要照顾孩子,一边还要受婆婆的气,回了房还要受丈夫的冷落!
结果,今天本是好意宽慰婆婆几句,最后却又扯到了这事儿上来!
徐氏咬着唇,忍了再忍,终是没忍住,不禁哽咽着委屈道:“娘!您也不能把这些都怪到媳妇头上啊!孩子落地的时候可是好好的!便是头四五岁之前一直都是好好的,要不是那年冬天,孩子发热,您老非拦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