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哐当——”
红叶手中的白瓷盏倾倒,茶水洒了满桌。
顾不得扶盏,她拉起星河的手道:“你这话可有当真?”
星河沉着地点点头,“我虽为臣子,但对陛下的认识也算日积月累。事关大局,他不会只辟一条路。一方面他在考虑与突厥和亲,想选一位身份适当的世家子弟迎娶你,稳固两朝的盟友关系;另一方面,他也会筹谋,若是两朝和亲不成,用什么方法能威慑北方……甚至可能先下手为强,主动对漠北出手。”
听她言之凿凿,红叶一下子慌了神。
“这……这可怎么办?和亲……若是我不愿意和亲,陛下就会对突厥不利吗?或者说,就算我愿意和亲,我又能嫁给谁呢?”
她这几句话,叫星河心底一片冰凉。
红叶并没有心仪之人,那她的驸马……便只能从宋贵人提出的三人中来选了。
见星河愣着神,红叶更加慌乱了。
她握着星河的手有些颤抖,带着哭腔说:“他朝的使者已经来了,那我该怎么办呢?或者不等陛下准奏,我今夜就带人返回,提醒父汗、可敦早做准备!”
星河看着红叶,心里好一番挣扎。
偷溜回突厥……对于保证红叶的安全来说,确实是个可行的办法。但如此一来,就会断了突厥与大魏的交好,甚至可能弄巧成拙,促使两朝反目成仇。
“公主,万万不可!”
她沉重地摇着头,若有所思地说:“我大哥、独孤莫云,或者宇文家二公子宇文协,三人中可有你愿意嫁的?”
她这么一问,彻底把红叶给问傻了。
“小姐这是什么话?”
星河硬着头皮说道:“眼下身份、年纪与你合适,又还未娶亲的就是这三位了。你可有看得上眼,愿意下嫁的?”
红叶用力晃了晃她的肩膀,“小姐是你傻了,还是我傻了!大公子与独孤小姐情定三生,独孤公子对画眉一往情深……任是有天大的理由,我也不能嫁给他们中的任何一个。”
听她没提到宇文协,星河抱着一线希望问道:“那宇文二公子你可见过?他又如何呢?”
红叶一愣,她与此人素不相识,是以丝毫没有考虑,便直接略了过去。
星河再这么一提,她赶忙摇头道:“不可,不可!素不相识的人,既不知他是圆是扁,也不知他品行如何,是否有心上人?谈及婚嫁实在太草率了!和亲又不是一天两天能敷衍的,若是真在这嫁了人,便要一辈子困于围城,倘若不是真心托付,便是葬送自己与他人一生的幸福!”
星河紧皱着眉头,脸上挂满愁容。
她何尝不知红叶的纠结,只是身为一朝公主,尊荣之下便是重于千斤的责任,哪能轻易提说“幸福”一词。
“公主,您的奏请让陛下大为紧张。我来时见这里周围坊市人流大减,似乎他早已布下埋伏。一旦你有异动,他也必会有所行动,恐怕你们轻易出不了长安城……”
红叶自责地掐着指尖,“都是我没用,跟了小姐那么久,还是没学会未雨绸缪,上了奏折却没有想好应对之策。现在彻底陷入被动,恐怕会累得父汗、可敦担忧。”
“别怕,事情并没有那么糟。”
星河紧握着她的手,“近来多去参加外头的活动和宴会,多现身能叫陛下安心,也能让围在这的暗卫们松懈。以不变应万变,先稳住当前,其他的事情再徐徐谋之。切记,上善之策是你能找到一位合心意的驸马。这于你自己,于大魏和突厥都是好事情!”
两人说话间,一名宫女快步进来,递上一封明黄的帖子。
“禀告公主殿下,宫里送来的请柬。明日腊八,陛下在宫中设宴,邀您亲临同乐。”
“这又如何是好?”
红叶接过请柬,目光落到星河脸上。
星河眼光一转,笃定地说:“当然要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正好看看是哪家来了使者。”
“可是我……还没有想好……当真要去吗?”红叶迟疑地支吾道。
星河慎重地点头,“必须去!公主别怕,那天我会进宫陪你。”
*******
让宋家兄妹取走母蛊,拓跋琰感到近日心头的憋闷顿消。舒畅的睡了个午觉,一醒来又听到一个好消息——东齐使者已经顺利入宫。
……
尚不知立在殿门内,看着微风过处,檐外簌簌而下的细雪,不经意间失了笑。
宋星河……短短时日又要相见,不知介时她会是怎样的惊讶。
想到能出乎她意料地出现,如今身为太子太傅、尚书令的他,还是忍不住像个孩子般憧憬起来。
“陛下驾到!”
司礼内侍响亮一声,引得来客回过神来。
尚不知连忙回身,上前几步以君臣之礼拜道:“大齐使臣,太子太傅、尚书令尚不知,拜见大魏皇帝陛下!”
见来使恭敬有礼,拓跋琰满意地笑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尚大人一路风尘,辛苦了!来人,赐座!”
座案备好,洪大监亲自为尚不知延座、斟茶,又有女官摆上各式精细茶点,足见君王对来使的重视。
尚不知奉上国书,恭敬地说道:“数月大战,柔然人已被驱逐到了北海一带。我朝报了多年被欺压的大仇,也取回了份属自身的利益。新帝仁慈,不叫赶尽杀绝,故而撤兵已在议程之上。臣奉我朝陛下之命,奉国书前来,意欲与友邻共商大计,共筑一道坚固的防线……将外族大敌抵挡在屏障之外,甚至可以早做筹谋,以绝后患!”
明黄的锦帛国书,延展在御案上,拓跋琰看着白帛黑字,心中波澜骤起。
“请约为兄弟之邦。”
实在是,天时襄助,国运昌隆。
此番若然与突厥和亲不成,只要与东齐订立盟约,对北方外族同仇敌忾……即便他强留云依公主为质,阿古木可汗和他的草原铁骑也无可奈何。
远观他得意之色流露,尚不知心中也有了几分底。
“陛下!”
他适时地开口说:“不日之前,南梁陈灞大军已经攻下金陵城。据我朝密探回报,梁君已于城破前夜驾崩,现由太子萧少俭主持大局,他对先王丧事秘而不宣,估摸着要待剿灭叛军才会发丧、继位。战乱之中,太子拥趸——皇长子萧少恭已死,万贵妃两子萧少伦、萧少宗兄弟势力不小……这南朝新王登基,怕是阻滞不小。”
话题被他从北方转到了南方,拓跋琰眸子一动,看来对方是想探探大魏的态度。
大魏才取了西蜀,自然是希望南朝乱的再久一些……但东齐与南梁接壤处,正是最繁华富庶之地,多年商贸早是唇齿相依的关系,他们战后疲敝,自然希望南朝早日安定,尽快恢复两朝的互通有无。
拓跋琰端着身子,轻描淡写道:“据我朝探子来报,荆湘七军赶着叛军余孽,分成了两股,一路直冲郢州,一路南下余杭,正是冲着萧少伦、萧少宗两只猛虎去的。这个陈灞倒不是莽夫,借力打力准备坐收渔翁之利,是个相当不容易对付的角色……”
他的话只说了一半——南梁若是复兴,便是强邻在侧,不能安枕的恐怕是东齐。
尚不知了然于胸,却笑道:“正因为如此,才盼着与贵邦早日达成盟约。面对柔然人和突厥人,齐、魏两朝可以同仇敌忾;面对南朝萧氏,两邦皆在卧榻之侧,又岂互相容得他人安睡。如此利益相合,正是同气连枝的基础。我朝新君刚立,被一帮老臣掣肘,宏图大志不能伸展,若能得到陛下的襄助,愿长久和睦与大魏做一对友邻!”
他的意思已经十分明显——东齐是个硬核桃,啃了会硌掉牙;新君是株幼苗,若是妥善相待,便可以长成一片阴凉!